




B2B风起云涌,如何用专注颠覆行业市场?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互联网市场,新型 B2B 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在众多B2B平台中脱颖而出呢?特别是对于垂直型B2B来说,大多专注于实现行业的中间环节,完成资源整合,提升整个产业链效率。然而,你真的够专注吗?这些变革,极大地改善了产能过剩给产业链带来的冲击,为中国制造迈向工业4。实际上,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两个字已经成了很多B2B前进的绊脚石。
平台内了解行业知识运营人员占多少呢?
除去网络推广,平台在撮合交易,自营交易上花费的时间超过整个平台事务的六成了吗?
随之而来的两个结论:工业4.0阵痛,及“平台 手艺人”模式
这两类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趋势很可能会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
寡头式的中心化加上工业4.0,终会导致生产无差别商品的企业极度精英化,凡是可以不依赖于创造力、想象力的东西终都会被计算机取代,形象来讲就是有一堆机器人把那些不需要太高智能的活都干了,后剩下的只是电脑无法战胜人脑的工作,比如依赖于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这注定会是gao端工作。这进一步意味着制造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会越来越少。找钢网在移动端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我们的物流平台,三千多家承运商每天在APP里竞价,我们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货主端APP在线下单率超过50%。
B2B共享经济体思维对便利店改革有什么影响?
B2B型农村电商、快消B2B,以及近来大热的“便利蜂”,他们共用一个核心思想,经典商业模型——7-Eleven。
不久前,线下便利店“便利蜂”因获得斑马资本合伙人、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的***而迅速成为“网红”。此外,便利蜂创始人王紫背景同样引人深省——原7-Eleven高管。
7-Eleven的人效与阿里的人效相当,核心是B2B思维
“世界只有两家便利店,7-Eleven 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在零售业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可以侧面体现它的地位。作为***更大的便利店特许加盟***,截至 2016 年 2 月底,7-Eleven在全世界17个***和地区已开设了58904家店。
公开资料显示,2016 财年,阿里巴巴利用3.6万多名员工,创造了427亿元的利润;与此同时,7-Eleven日本公司8000多名员工,创造了近百亿元的利润,人均利润与阿里相当,接近 120 万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