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使用静电喷涂设备过程中每次开机都上粉不好,连续工作半个小时以上就好了
原因:喷枪内积累结块粉末,受潮后引起喷枪漏电而不上粉,长时间工作发热驱潮后,漏电现象减轻,喷枪上粉能力就提高了。
建议:清理喷枪内外沾附的粉末,并每次停机都要清理,以免粉末积累板结
2、使用静电喷涂设备过程中工作指示灯不亮
原因:喷枪的电缆线插座不良、枪机行程过短,不能扣动枪内的开关
建议:检查喷枪电缆线,调整顶螺丝
3、使用静电喷涂设备过程中电源指示灯不亮
原因:电源插座没电、电源线与插座接触不良、电源***烧断(0.5A)
建议:检查电源和检查更换0.5A电源***




,。
超细粉体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比表面能,处于热力学极不稳定状态,在制备和后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粒子凝并、团聚,形成二次颗粒,使粒子粒径变大,终在使用时失去超细粉体所具备的特有功能。应定期对涂装操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有情况的操作者,及时给予相应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超细粉体的分散技术是超细粉体技术中关键的技术。
超细粉体通常是指尺寸大约在 1nm~1μm 之间的微小固体颗粒,由于此状态下的粉体颗粒的表面能较大,单一的物理或化学分散都具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物理分散不能长期有效的保持物料稳定性,而化学分散的前提是必须借助物理方法解团,使物料处于充分分散状态,进而添加分散剂,通过表面键合,形成稳定分散。如室内施工而又使用的挥发性溶剂,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安装排风装置,防止设备泄漏。实际操作中中,超细粉体的分散往往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的,即通过物理方法分散液相中的物料,之后,采用化学方法,使物料长期稳定分散。
评价超细粉体颗粒在液相中的稳定性的指导原则有两个方面:
1、若超细粉体颗粒在液相中的沉降速度慢,则认为粒子在该体系中的悬浮时间长,分散稳定性好;
2、若超细粉体颗粒在液相中的粒径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则认为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良好。

现象描述:在喷涂油漆的过程中漆膜形成由上向下流或下边缘增厚的现象。流挂现象一般发生在垂直面。
原因分析:1、施工不当,喷枪距离与被涂物面太近。2、走枪速度太慢,一次喷涂过厚等。3、油漆施工的粘度偏低。4、施工环境温度低,油漆干燥时间慢。5、采用湿碰湿工艺喷涂时,间隔时间太短。6、喷涂压力低于工艺范围,而喷枪口径过大。
预防措施:
1、采用正确的喷涂方法,将喷枪调节适当。
2、稀释油漆时尽量按混合比例进行,使施工粘度在工艺范围内。
3、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施工时,尽量提高喷漆室的温度,保证在10℃以上至室温的范围。
4、湿碰湿工艺施工时,保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
5、喷枪压力与口径应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修补方法:发生在素色单工序面漆层或清漆层时,等漆膜完全硬化之后,用细砂纸打磨,然后抛光。情况严重时重新喷涂。底色漆层流挂时,磨平流挂漆膜后重新喷涂。
11、面漆凹痕
现象描述:面漆上有些地方凹陷。
原因分析:1、不正确的喷涂粘度、静止时间、喷房温度。2、喷涂压力不正确。3、稀释剂不稳定。4、空气中有污垢和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