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病治虫:智能温室培育茄果类蔬菜幼苗常会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灰霉病等,害虫有蚜虫、蝼蛄等。秧苗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清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如发现蚜虫、可用药剂喷雾防治。对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可用辛硫磷拌饵诱杀;智能温室顶部覆盖采用膜材料,可以大大减少智能温室建设***成本。
严防高温:高温条件下,好多智能温室蔬菜种子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芽困难现象,可先将种子浸种8小时后,用湿纱布包裹并放到冷凉地方催芽。在2℃-5℃低温下处理48小时,可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在育苗床上撒一些短的麦秸或稻草,或用遮阳网覆盖苗床,也可搭遮阴棚,上覆旧薄膜、无纺布、竹帘、苇帘等,或在高棵作物下育苗。智能温室建设中所使用的基础材料,包括钢筋、埋件、水泥等,都需要事先准备。
温室大棚智能温室的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智能温室建设是建立一个模拟适合生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创造一个人工气象环境,来消除温度、湿度等对生物生长的限制。能使不的农作物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产出,部分或完全的摆脱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采集温室大棚内现场数据,经传感器数据模块传送至zigbee节点或rs485节点上,然后通过有线、无线、3g/2g网络传输到数据平台,按照相关设定进行分析展示并进一步完成相应控制。
规定用户使用权限,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非用户不能登陆系统,保证系统安全,操作简单而富有人性化。
(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
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实时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根据需要按照日、月、季、年参数变化曲线生成历史报表。便于对温室大棚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改进,提高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率。
(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适合不同场合需要
工作人员根据温室大棚内的具体情况设置温度、湿度等参数限值。在监测时,如发现有监测结果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报警形式包括:声光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e-mail报警等。
现场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无线、3g/2g无线网络传输到中控数据平台,用户从终端可以查看温室大棚现场的实时数据,并使用远程控制功能通过继电器控制设备或模拟输出模块对温室大棚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如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换气系统、自动浇灌系统。所选顶覆盖膜应在里层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这样可降低农膜的表面张力,使其无法结成水滴,而所生成的一薄层水就由上而下流向温室边缘,由水来拭去而产生防雾作用。
监控终端通过可视化、多媒体的人机界面实现以下主要功能:①温室大棚内植物生长环境状况显示、查询,包括各种参数、光照强度以及历史数据等;②向温室大棚内监控系统发调度命令、调整设备运转状况,确保温室内为植物生长适宜环境。
温室大棚智能温室技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