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量化:减少污泥终处置前的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及终处置的费用;
(2)无害化:通过处理使污泥稳定,终处置后,不再产生污泥的进一步降解,从而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达到污泥的无害化与卫生化,如去除***或灭菌等:
(3)资源化: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由于污泥主要成分包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因此可以用来产生肥效,改良土壤。污泥的有机质具有一定的热值(2200~4000kcal/kg·干污泥),因此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低热值的燃料加以利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无机质,在处理后也可以作为建材的原料。毫无疑问,以上三种资源化途径,均要求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污染和卫生方面是安全的。
传统污泥脱水技术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一般适用于气候干燥的地区,但由于使用传统污泥脱水技术,即使在加长干燥处理时间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污泥脱水不彻底的情况,造成大量的***物质残留。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使用自然干化法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并将其运输到干化厂让其自然风干,后需要对干化的污泥进行掩埋或是焚烧处理。一般来说,传统污泥脱水技术的干化厂需要设置在光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一方面,在进行浓缩处理之前,需要宽敞的平地用于污泥的自然干化。另一方面,需要在干化厂铺设石子,防止污泥中的***物质渗入土地,对土壤造成污染。通常干化厂的石子要超过三十五毫米,并将输水管道设置在石子之下。污泥的自然干化通常需要三周到五周的时间,当然具体的情况要根据干化厂的气候情况、光照的情况而定。
电镀污泥的成分
电镀污泥是指处理电镀污水后产生的污泥以及电镀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镀槽淤泥。一般来说,电镀污泥中可能含有Au、Ag、Fe、Cu、Cr、Ni、Zn等***元素,这些元素来源较广,主要来自电镀厂排放的各种电镀及清洗镀件后的废液、电解槽液等。
用化学的方法对电镀废液进行矿化时,由于镀层的需求不同,每个电镀厂所使用的原料、生产方式及处理工艺都会不同,所得到的污泥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
而且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有机物质,如配位剂、光亮剂、整平剂、除杂剂、表面活性剂等,这些药剂大部分都是***物质,如磺酸钠,二甲氨基丙胺与缩合物,炔醇、炔二醇及其加成物,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羟基,以及乙醇,等。
虽然这些物质提升了电镀产品的品质,但它们给电镀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