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提是在具体施工前向施工单位提出此类要求,并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对“优惠”做了很好的规定,否则很难执行。
混凝土的通病
表现形式:混凝土振动不密实或有渗漏,还有孔洞、漏筋、表面疏松、裂缝等。模板拆除后出现。
治理措施: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和甲方必须现场监督整个过程,特别是一些关键部位,如高层建筑的基础和转换层。一旦这些部件出现问题,将对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造成极大危害!非承重墙裂缝
表现形式: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柱、墙、梁之间出现裂缝;砌块墙体抹灰裂缝。

当存在地下水严重渗漏的土层或流砂层时,应降低每段挡土墙的高度,并挖深附近无流砂的桩孔作为集水井。同时,应在挡土墙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或采用钢套管和预制混凝土沉箱作为挡土墙。
室内净高、楼层高度和房间尺寸超过规范允许的偏差
表现形式:净高不足,房间开口或深度偏差超过规格,大小头。
治理措施:对于六层及以上的建筑,在主体施工阶段,每隔三层从底部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测量楼层控制点,并测量主体结构的垂直度。控制点的大间距不得超过30m,连接控制点的矩形应封闭。

主要工作
ⅰ模板安装-支撑体系不规范,现浇梁板偏斜
原因分析
(1)当梁板支撑在地基土表面时,地基土不平整、不夯实。
(2)支撑间距过大,无锁脚杆和垫方。
(3)钢管支撑扣件不紧。
(4)模板主次龙骨间距过大或材质不良。
预防措施
(1)支撑系统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2)梁板支撑在地基土上时,应平整夯实地基土,以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在支架和地基土之间,应放置一个木垫。如果负载相对较大,应在垫上放置垫铁。(3)支撑间距:板材一般控制在800 ~ 1000 ㎜,梁高小于750㎜,时间间隔控制在800 ~ 1000 ㎜。当梁高大于或等于750 ㎜时,时间间隔应控制在600 ~ 800 ㎜,梁支撑应加剪力撑。纵向和横向钢管脚锁杆布置在距地面(地板)200的支架底部,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布置在中间,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应力和稳定性。劲性柱结构样板工艺说明:梁柱节点加0劲性柱箍筋采用八字箍木枋大小为50X100,间距不大于250采用槽钢和对拉螺杆固定柱模。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和大型构件的特殊施工方案,由***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