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无损探伤方法
无损探伤是无损检测(包括探伤、测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材料、工件或组件进行非***性检测和分析,以发现材料和构件中非连续性宏观缺陷(如裂纹、夹渣、气孔等)为主要目的的检验。
无损探伤的方法种类较多,在实际应用中较普遍的为超声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五种常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红外监测、声振检测、激光全息摄影、微波探伤、同位素射线示踪等非常规探伤技术.


涡流的产生:在实际应用当中,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适合于内部缺陷探测,而磁粉、渗透、涡流探伤则适合于表面缺陷探测,它们各有其优越性,选择哪一种探伤方法进行无损检测,必须结合缺陷具体情况合理配合使用,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探伤方法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射线:优点: 1.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 2.探伤结果(底片)显示直观、便于分析 3.探伤结果可以长期保存 4.探伤技术和检验工作质量可以监测
缺点: 1.检验成本较高 2.对裂纹类缺陷有方向性限制 3.需考虑安全防护问题(如Χ、γ射线的传播) 检测铸件及焊接件等构件内部缺陷,特别是体积型缺陷(即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缺陷)。

探伤方法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涡流
优点 :1.适于自动化检测(可直接以电信号输出) 2.非接触式检测,无需耦合剂且速度快1. 3.适用范围较广(既可检测缺陷也可检测材质、形状与尺寸的变化等)
缺点: 1.只限用于导电材料 2.对形状复杂试件及表面下较深部位的缺陷检测有困难,检测结果尚不直观,判断缺陷性质、大小及形状尚难 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导电材料所制成的试件,不适于玻璃、石头和合成树脂等非金属材料

磁粉检测(MT)
(1). 磁粉检测的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磁粉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a.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