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是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和基本的工艺方法。随着列车高速化和轻量化, 各部件的服役环境恶化, 对车体和转向架的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或自动焊接专机是提高和稳定焊接质量的重要途径, 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机器人焊接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见,在高速列车生产中采用机器人焊接无疑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实现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 “十二五” 专项规划》 指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 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装备贸易逆差严重、 装备与智能装备严重依赖进口, 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产业健康发展。而智能制造技术是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 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发展迅猛, 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但是, 我国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与国外高速列车生产现状还有一定差距, 行业中的装备和智能装备依赖进口。走智能制造的道路也是我国未来高速列车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从经营角度看,设备的购入与产出平衡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加之市场的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相对缩短。
智能制造终目标是实现 “设计过程、 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 包括产品设计中的数字化,制造过程中的传感信息化和网络化, 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其中, 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整体制造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所有的智能化制造装备中, 机器人无疑是柔性制造自动化的集中体现。而在高速列车的生产中, 焊接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焊接机器人必然在高速列车智能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焊接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基础上,给出其在高速列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近10年来,进口机器人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从每台7-8万美元降低到2-3万美元,使我国自行制造的普通工业机器人在价格上很难与之竞争。

焊接传感器
焊接机器人由示教再现型向智能型发展, 增强其柔性和适应性, 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自主焊接来说, 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通知机器人,机器人实时调整工作状态,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点对于焊接来说尤为重要。在实际焊接过程中, 焊接条件是经常变化的, 如加工和装配上的误差会造成焊缝位置和尺寸的变化, 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热及散热条件改变会造成焊道变形和熔透不均。为了克服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需提高机器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 要求弧焊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空间焊缝的自动实时跟踪, 而且还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检测、 调整和焊缝质量的实时控制。目前, 应用比较成熟的传感器主要是焊缝跟踪传感器, 主要有电弧跟踪和激光跟踪两大类, 分别如图所示。近年来,国外机器人生产厂都有自己特定的配套焊接设备,在这些焊接设备内已经插入相应的接口板,所以弧焊机器人系统中并没有附加接口箱。
电弧跟踪传感优点是简单, 不用附加另外的传感装置, 但它只适用于熔化极焊接场合。目前很多商用机器人已具有电弧跟踪传感功能。激光跟踪传感由于其优越的性能, 已成为有前途、 发展快的焊接传感器。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束入射到工件表面, 经金属表面反射, 由 CCD 摄像机接收成像。可以看到, 当工件位置不同时, 激光光斑成像在 CCD 上的位置是不同的。如果已知激光入射角度, 通过图像上的光斑位置, 就可以计算出工件上点的三维信息。除了这种点式激光光源, 目前更多的焊缝激光传感器采用激光条纹作为光源。加拿***ervorobot 和英国 META 公司已有商业化的产品出售。这类***的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的售价一般在20 万元以上, 比机器人本体还要昂贵。为了克服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需提高机器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弧焊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空间焊缝的自动实时跟踪,而且还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检测、调整和焊缝质量的实时控制。传感结果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机器人控制, 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调整。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焊接机器人, 从60年始用于生产以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主要有以下优点:
1)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能将焊接质量以数值的形式反映出来;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可在***环境下工作;
4)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
5)缩短了产品改型换代的准备周期,减少相应的设备***。
因此,在各行各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