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它们都有过压保护功能,但是浪涌保护器能保护雷电带来的高电压、高电流带来的危害,而过压保护器保护的是雷电或电网电压过高引起的危害。因此,雷电带来的过压、过流和电网引起的过压、过流明显不是同一级别的。所谓工频过电压,往往产生在操作过程中,如开关开断时电弧未过零就被开断时会有过电压,回路开断时由于回路波阻抗不同而产生电压反射波叠加的操作过电压等。需要保护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安装在一个十分有效的保护圈内,这样的保护圈可以针对单个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一个装有多个电子设备的空间,甚至一整栋楼,所有穿过通常具有空间屏蔽的保护圈的电线,在接到该保护圈的外围设备的同时接过压保护放电器。
多条导线的并联连接可显著地降低电位补偿系统的电感量。为了将这两条付诸实践,理论上可以把应与电位补偿装置连在一起的所有电路和设备连在同一块金属板上。基于金属板的构想在补装电位补偿系统时可采用线状、星状或网状结构。设计新的设备时原则上应只采用网状电位补偿装置。根据感应定理,电感量越大,瞬变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越高。根据被保护对象来划分过电压保护器的型号,当被保护对象为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时,应选用电站型(B)。
额定电压为230伏和110伏的电源不适宜使用***二极管。在这种情况下的放电能力,按8/20us脉冲计,只有几十安培。电流强度超过此数,***二极管会短路,这意味着***丝熔断和电路断开。根据过压保护的方案安装放电,包含单个保护元件或者组合保护电路,又按安装技术条件而集成一体的组合件(导轨安装式、电源插座式、适配器)称作放电器。放电器的工作电压以安装在此电路中所有部件的额定电压为准,而要达到的剩余电压则根据安装在此电路中所有部件的耐压强度确定。

至于专门为数据传输电路而设计的放电器,生产厂家已考虑到其传输速率。为达到优化的过压保护方案,用户不仅需要与电气和电子设备的规划人员,同时也要与建筑设计人员及时对话。正是在设计规划阶段,注意到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有效地达到过压保护的目的。在此阶段,确定网状电位补偿系统的设置,并为空间屏蔽和电气及电子设备线路的布置奠定的基础。按电路参数而挑选出的放电器,就很容易确定其合适的安装位置了。在这种信息线路中预期不会出现更为强大的放电电流,因为所接入导线的截面相对较小,通常也不再能承载较大的瞬态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