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式刚架桥
简称门架桥,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门架形。腿所受的弯矩将随腿和梁的刚度比率的提高而增大。由于可利用水平千斤顶传给墩台的反力来平衡梁体滑移时在桥墩上产生的摩阻力,从而使桥墩在顶推过程中承受较小的水平力,因此可以在柔性墩上采用多点顶推法。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制造的门架桥,多用于跨线桥。至于T形刚构桥(特点是在跨中有铰),及将腿做成V形两撑杆与梁刚性相连的连续梁桥,其外形均与多跨的门架桥相近,但内力分布规律则不同(见预应力混凝土桥)。
门架桥可分:
①单跨门架桥。用钢制造时,腿脚常设铰,形成两铰门架。用钢筋混凝土制造时,腿脚可设铰;也可和基础固结,形成固端单跨门架桥,主要用于地质良好处。
②双悬臂单跨门架桥。将梁的两端悬伸至门腿之外,在悬伸端加平衡重或在悬伸端和腿脚间设置预应力拉杆,可使梁的支承截面产生较大的负弯矩,以降低梁的跨中正弯矩,相应地降低梁高,有利于修建跨线桥。
③多跨门架桥。多用于跨度不大的跨线桥。
④三跨两腿门架桥。这种桥在两端设有桥台,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时,可将跨度做得较大。例如,美国1981年在休斯敦航道上修建的公路桥,分跨为114.3 228.7 114.3米。
悬臂梁、连续梁、刚架桥施工方法
悬臂梁、连续梁、刚架桥施工方法
1、利用脚手架施工 (1)满堂支架 (2)移动支架
2、预制架设法 (1)梁段整体施工 (2)悬臂拼装法
3、悬臂法 悬臂施工法也称分段施工法,是以桥墩为中心向两岸对称的、逐节悬臂接长的施工方法。 分为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两种。转体施工: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 (1)悬臂拼装法 悬臂拼装法是利用移动式悬拼吊机将预制梁段起吊至桥位,然后采用环氧树脂胶及钢丝 束预施应力连接成整体。采 用逐段拼装,一个节段张拉锚固后,再拼装下一节段。 悬臂拼装施工包括块件的预制、运输、拼装及合拢。 (2)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采用移动式挂篮作为主要施工设备,以桥墩为中心,对称向两岸利用挂篮逐段 浇筑梁段混凝土,待混凝土 达到要求强度后,张拉预应力束,再移动挂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
优点是可减少支架费用、把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转变为岸边陆上作业
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然后以桥梁结构 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 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拢成桥的建桥方法。T形刚架便于施加预应力,在两个伸臂端上挂梁后可做成很大跨度的刚架,在要跨越深水内、深谷、大河急流的大跨桥梁中常被应用。 可以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现已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钢架 桥等不同桥型上部结构的 施工。
优点是可减少支架费用、把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转变为岸边陆上作业,从而保证安全 和质量,而且施工中可不 影响桥孔下的交通或航行。一般适用于单孔或三孔桥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