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机床改造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对数控机床进行改造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方法,在传统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突出其使用性能;改造数控机床后,由之前的工人一人控制1台变为一人控制2台,这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对于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可有效提高安全水平:基于当前我国机床数控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安全水平方面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机床在未得到及时改造的情况下,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而对数控机床进行合理改造后,工作人员可充分遵循人机工程的相关要求,提升机床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由此提升数控机床的安全水平,大幅降低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与***部位接触的概率,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概述常见的数控维修诊断法
(1)常规分析法是对数控机床的机、电、液等部分进行的常规检查,以此来判断故障发生原因的一种方法。
(2)状态分析法是通过监测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判定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在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使用广。
(3)数控系统的自诊断是利用系统内部自诊断程序或专用的诊断软件,对系统内部的关键硬件以及系统的控制软件进行自我诊断、测试的诊断方法。它主要包括开机自诊断、在线监控与脱机测试这一个方面内容。
(4)操作、编程分析法是通过某些特别的操作或编制专门的测试程序段,确认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如通过手动单步执行自动换刀、自动交换工作台动作,执行单一功能的加工指令等方法进行动作与功能的检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具体判定故障发生的原因与部件,检查程序编制的正确性。
(5)动作分析法是通过观察、监视机床实际动作,判定动作不良部位并由此来追溯故障根源的一种方法。
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自身性能,但机床本身的各种问题都可能导致加工零件的质量不合格。一般都是在零件加工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查,但发现问题,想对由机床精度问题造成的废品进行修理已为时过晚,而且会导致长时间的停机,使得制造成本大大增加。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对机床定期进行检测,使其保持应有的精度。即使是较好的数控机床,如果不维护,***精度也可能会逐渐下降,从而产生加工误差。组件磨损、碰撞造成的损坏、安装错误,甚至是基座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都可能对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数控机床的选用注意事项
数控机床的选用事项:
1、前期准备
确定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加工工件的批量,拟定数控机床应具有的功能是做好前期准备,合理选用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满足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
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主要是零件的结构尺寸、加工范围和精度要求。根据精度要求,即工件的尺寸精度、***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择数控机床的控制精度。根据可靠性来选择,可靠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保证。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规定条件下执行其功能时,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出故障。即平均无故障时间长,即使出了故障,短时间内能***,重新投入使用。选择结构合理、制造精良,并已批量生产的机床。一般,用户越多,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2、机床附件及刀具选购
机床随机附件、备件及其供应能力、刀具,对已投产数控机床、车削中心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机床,需仔细考虑刀具和附件的配套性。
3、注重控制系统的同一性
生产厂家一般选择同一厂商的产品,至少应选购同一厂商的控制系统,这给维修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学单位,由于需要学生见多识广,选用不同的系统,配备各种软件是明智的选择。
4、根据性能价格比来选择
做到功能、精度不闲置、不浪费,不要选择和自己需要无关的功能。
5、机床的防护
需要时,机床可配备全封闭或半封闭的防护装置、自动排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