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O焚烧炉设备内各数据智能化监控,控制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确保废气再设备内充分氧化燃烧。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RTO焚烧炉的优势:
1、净化效率高,可达99,无需缓冲罐;
2、采用新型陶瓷蓄热系统,热利用效率高于97;
3、不需要辅助加热,运行成本低;
4、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5、停留时间长,燃烧充分,分解 ;
6、不产生NOx等二次污染;
7、炉内死区小、压力损失小;
8、 RTO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蓄热式焚烧炉(RTO)的结构组成:蓄热室、氧化燃烧室、切换阀门、燃烧器、燃气及助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控制系统。
蓄热焚烧炉应用领域:RTO蓄热焚烧炉应用领域遍及石油及化工(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有机化工),油漆生产及喷漆,印刷(包括印铁、印纸、印塑料),电子元件及电线,及染料,,显像管,胶片、磁带等行业。RTO蓄热式焚烧炉可处理恶臭、CO,以及含三、醇、醚、醛、酮、酚、酯、萘、并芘等成分的浓度为100PPM—20000PPM的有机废气。

第三代RTO采用旋转式分流导向,在炉膛内设置多个等份的陶瓷填料床,通过旋转换向阀的转动把有机废气导向各个蓄热床进行预热和氧化分解。
旋转式RTO主要由燃烧室、陶瓷填料床和旋转阀等组成。炉体分成12个陶瓷填料床,其功能分为5个进气室(预热区)、5个出气室(冷却区)、1个吹扫室和1个隔离室。废气分配阀由电机带动,作连续、匀速转动,在分配阀的作用下,废气缓慢在12个室之间依次通过。
废气经进气分配器进入预热区,使废气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顶部的燃烧室,并完全氧化分解。净化后的高温气体离开燃烧室,进入冷却区,将热量传给陶瓷蓄热体,而气体被冷却,并通过气体分配器排出。冷却区的陶瓷蓄热体吸热,“储存”大量的热量(用于下个循环加热废气)。
如此不断地交替进行,废气在燃烧室内氧化分解,当废气中VOCs浓度超过一定值,氧化分解释放热量足以维持燃烧室的反应温度时,则不需要用燃料进行加热,的保证能量循环利用。
大量工程应用表明:旋转式RTO的VOCs的分解效率可达99.5%,热效率可达97%,其进出口温差20摄氏度左右,的降低了RTO运行中的热损失,保证了热能的二次回收利用。
旋转阀的平稳连续转动,对废气管道的压力影响仅为±25pa,对于生产光学材料的厂家来说极其重要。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解效率,旋转式RTO的VOCs入口废气浓度可高达10g/m3。

在有机废气净化领域中,蓄热燃烧法(RTO技术)是近年来在燃烧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技术,通过使用陶瓷蓄热体充分利用燃烧尾气热量,与传统燃烧法相比,降低了运行费用。由于节能效果明显,RTO技术在有机废气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燃烧法可以在较低废气浓度下使用,拓宽了燃烧技术的应用范围。
RTO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虽然晚于活性炭吸附法,但由于其操作简单,运行维护较少,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是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国内,主要用在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制造、集装箱制造、涂布、碳纤维制造等VOCs排放组份复杂的行业。
RTO正常运行时,废气的进气和排气通过阀门切换来完成。
个工作周期中,废气自下而上经A蓄热室升温,然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氧化放热结束后,自上而下通过B蓄热室,与蓄热室内的填料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B蓄热室,再经过工艺管路进入烟囱排放;此时C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用吹扫风机将蓄热室(含集气室)中的滞留废气吹入燃烧室氧化处理,防止因蓄热室的切换过程影响废气处理效率。
第2个工作周期中,A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自下而上进入B蓄热室,与已吸收热量的填料进行换热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再自上而下通过C蓄热室,并将热量传递给C蓄热室后,进入烟囱。
第3个工作周期中,B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由C蓄热室进入,氧化放热后,通过A蓄热室进入烟囱,完成了RTO装置运行的1个大周期,如此交替运行。当烟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干馏、熔融、黏结、固化、收缩等阶段,终得到焦炭,这个过程称为炼焦。
炼焦过程产生的荒煤气经过回收和精制可以得到多种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等基本化学原料,同时产生的焦炉煤气是高热值燃料,可以用来发电或供应城市煤气。
因此,本项目以能源利用为目的,采用焦炉煤气代替辅助燃料,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焦炉煤气利用率,同时能够满足RTO装置正常运行时的燃料需求。该装置主要由燃烧室、蓄热室(含集气室)及切换阀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