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师可以询问,"我在电话里听见你在哭泣,你在哽咽,是什么让你感觉那么难受?”“那个难受是什么?""刚才你似乎停下来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你在想什么?”或者“是什么让你停下来了?""你的声音很低,似乎心情非常的低落?"在评估过程中做一个简单但系统的记录,什么原因、人的状态、应对策略、支持系统,以便更好进入第三步。需要筛选,筛除极端理想化、英雄主义等过度自恋者,以及原本抑郁、无力感、容易愤怒等情绪不稳定者。
要注意可1疑的精神1病性症状,例如幻觉,错觉、妄想等。哭泣、哽咽、无原因停顿、游移、沉默,语气变得低沉迟缓,都是内在情绪的外在表现。六步法不是绝1对线性的。在界定问题和评估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并不局限于评估本身或只是被动地局限在评估过程,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针对求助者的问题、症状、困难做出一些恰当的反馈,做出"正常化"的干预处理,即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教育,让他知道他所经历的一切是在应激状态下可以出现的正常反应。
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流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被激怒或者过分依赖。咨询师不能直接要求、劝说甚至指责求助者,比如:“你不能伤害自己”,“你不能这么做”,“你怎么能这样”等。从人际交往方面可以看到,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点逃避别人,显得孤僻、孤单,无缘无故地生气、跟人作对,酒精和的食用量增加,所谓借酒消愁。还可能会用一些,过度依赖这些,行为紊乱或者古怪。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与求助者共同面对痛苦咨询师要跟求助者一起去探索如何面对痛苦和绝望——这是“灌注希望”的过程。比如睡眠是人身心健康的关口。如果睡眠出现问题,早起或者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表浅,睡着的时候梦很多,虽然睡着了可是身心并没有得到放松。如果一个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只要能踏踏实实地睡觉,问题就不会太大。如果他一个礼拜以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就要引起特别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