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的精炼已经是现在很多人都看到的项目,因为现在的食用油需要食用安全,而毛油来说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自己食用,但是对于销售就不行了,毛油是不允许销售的,因为其中很有很多的杂质并不能达到一个商品食用油的标准。由于目前国内市场比较青睐浓香花生油即预榨油,且预榨油比浸出油价格要高,所以,在生产工艺要求上,预榨需制取出尽量多的油,即榨饼的含油要尽量低。市场上我们常见的食用油都是经过大型精炼油厂家,将毛油进行深加工精炼,检测后达到国标级别精炼油包装出品的,所以如果想要把自己的植物油商品化,就需要植物油的精炼油的设备。
从发展趋势来看,植物油的精加工也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越往后面的产物赢利就会越高,所以很多的正在做初级榨油的榨油坊可以考虑上个小型的精炼油设备,经过小型的精加工后转型都是不错的***创新创业,具有***能力的企业,压榨和精炼工艺的设备需要***配齐,全精炼或者半精炼的工艺生产流程,符合目前食用油***标准要求。并且,土法压榨和后续处理时,对卫生把关不严将会造成产品过氧化值、酸价偏高、霉菌污染等质量安全风险。
在此为大家讲解下精炼油设备的技术工艺步骤和工艺说明。
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毛油精炼, 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深加工精制。脱胶的技术主要采取水化脱胶法,即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把一定数量的水或电解质稀溶液在搅拌下加入毛油中,使毛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膨胀、凝聚并分离出来。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例如磷脂、固体杂质、等,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无益的杂质除去,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脱腊是根据腊与油脂的熔点差及腊在油脂中的溶解度(或分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性质
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腊,经过滤或离心分离而达到脱腊的目的。脱腊诸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温度在25°C以下,才能取得好的脱腊效果。
精炼设备
(1)国内菜籽食用油的加工与利用。
A.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B.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C.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D.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2)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精炼油设备与传统的普通榨油机设备相比有着比较大的性能优势,小编总结了精炼油设备和普通榨油机的五项对***析帮助大家详细了解认识。
一、能耗对比:
“普通榨油机加工五十公斤原料需动力13千瓦电机1个小时,花生榨油机加工五十公斤原料。而精炼油设备配用3千瓦电机只需5分钟电耗,效率提高数倍,节约电90%以上。
二、对比:普通榨油机原料轧榨后,副产品只能作为动物饲料。同时,热榨油茶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活性成分明显低于冷榨油茶籽油的。而精炼油设备采用过滤、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对油脂完成了一整套处理。加工后,比如每百斤花生米榨出28——35斤油,花生米还可以***原状加工成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如加工麻辣花生米、鱼皮花生、花生豆腐、人造肉、花生酱菜、花生糖﹑花生颗粒等各种花生食品。产品附加值更高。
三、损耗对比:普通榨油机采用螺旋挤压,产生高温,使油品营养降低,原材料损耗6。本机采用物理压榨,无需加热,无有损耗,出油率可调,油品可与***品牌相比美。
四、环保性对比:普通榨油机轧榨后需用其他原料清油,并且噪音大。本机采用直接过滤,不需清油噪音低,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五、效益对比:每台机每天(10个小时)可加工花生米1吨以上,每千斤花生可榨油300斤以上,价值3500元以上。全连续精炼设备工艺特色:精炼工艺中主要是脱色、脱臭工艺阶段,碱炼油经真空干燥器干燥后用板式换热器加热进入连续脱色塔,加入白土脱色,脱色后的油泵入叶片过滤机过滤后再送入安全过滤器过滤。榨后花生米700斤,价值2400元。花生米每千斤4500元左右,生产加工1000斤花生米毛利可达千元以上,月利润可达3万元左右。如把榨后的花生再进行深加工,效益更可观。
1、温度
汽提脱臭时,操作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汽的消耗量和脱臭时间的长短。这是由于光氧化作用,并能使油脂中痕迹量的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游离基,并进入连锁反应,加速了油脂的氧化。在真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则油中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的蒸汽压也随之。但是,温度的升高也有极限,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油脂的分解、聚合和异构化,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营养价值及外观,并增加油脂的损耗。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控制蒸馏温度在245~ 255℃。
2、操作压力
脂肪酸及臭味组分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相应的沸点,随着操作压力的降低而降低。脱色油用泵送到板框过滤器过滤,再转入抛光过滤机进一步过滤,经过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脱色清油灌。操作压力对完成汽提脱臭的时间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低,需要的时间也就越短。蒸馏塔的真空度还与油脂的水解有关联,如果设备真空度高,能有效的避免油脂的水解所引起的蒸馏损耗,并保证获得低酸值的油脂产品。生产中一般为300—400Pa,即2—3mmHg的残压。
3、通汽速率与时间
在汽提脱臭过程中,汽化效率随通入水蒸气的速率而变化。通汽速率增大,则汽化效率也增大。采取吸附脱色法除去毛油中的色素、微量肥皂、磷脂、多环烃、残留。但通汽的速率必须保持在油脂开始产生飞溅现象的限度以下。汽提脱臭操作中,油脂与蒸汽接触的时间直接影响到蒸发效率。因此,欲使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降低到产品所要求的标准,就需要有一定的通汽时间。但同时应考虑到脱臭过程中油脂发生的油脂聚合和其他热敏组分的分解。这个脱臭时间也与脱臭设备结构有关,现通常为8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