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VC树脂的鱼眼是否和增塑剂有关?
鱼眼的实质是聚合过程中条件不当所形成的少量具有体形分子结构的特高分子量PVC,由于其吸收增塑剂的能力甚低,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只能为增塑剂膨润而不能使之塑化,但加工者所遇到的鱼眼问题,并非全部属于此类体形结构,大部分属于可塑化的假性鱼眼,此类假性鱼眼是属于分子量偏高的线型结构树脂,其物理构型由包装***过于紧密所致。
鱼眼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PVC分子量分布过宽,会造成在同一加工工艺条件下,低分子量塑化快,而分子量高的分子塑化慢。如果加工条件一定,塑化慢的高分子在制品中将以假鱼眼的形势出现。
引发剂分配不当,会使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偏高,造成聚合体系局部反应过快,热量难以及时传出,导致局部过热形成鱼眼。
如果搅拌转速过慢,颗粒分散不均匀容易开粒。但搅拌转速过快,搅拌剪切所形成的油滴细微发生膜造成颗粒病粒。这两种情况均容易发生大颗粒,形成暂时鱼眼。
在vcm中含有杂质,例如vcm中氯代烃高沸物的存在,不仅影响pvc分子链接结构,还会对pvc有较强的溶脱作用,而降低其颗粒孔隙率,形成较紧密的呈球状的颗粒。这种颗粒在加工塑化时难以塑化,形成鱼眼。
在超低分子质量pvc树脂生产中,为降低反应温度,需加入链转移剂,但是一些链转移剂会降低分散剂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鱼眼的形成。
综上所述,鱼眼的形成并不完全是跟增塑剂有关系,要认真观察,根据鱼眼形成的实际原因着手解决问题。
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
【产品名称】
中文别名: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英 文 名:acetyl tributyl citrate;ATBC
英文别名:tributyl ester;acetyl tri-n-butyl citrate
【 CAS NO.】77-90-7
【分 子 式】C20H34O8
【分 子 量】402.48(根据IUPAC1995年提供的五位有效数字原子量)
【性 状】
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沸点343℃(0.101MPa),闪点(开杯)204℃,凝固点-80℃,挥发速度0.000009g/cm2·h(105℃),水解速度0.1%(100℃,6小时),溶于多数,不溶于水。与聚、聚、-共聚物、纤维素、乙茎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树脂相容。与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部分相容。本品耐寒性和耐光性与柠檬酸三正丁酯相似,但耐水性较优。,LD50=4000mg/kg。
【用 途】
本品为增塑剂,可用作聚,纤维素树脂和合成橡胶的增塑剂。用于PVC造粒,食品包装容器,儿童玩具制品,制品,薄膜、板材、纤维素涂料等制品。也可作为聚的稳定剂等。
【包 装】200L铁桶或镀锌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
【技术指标】
外 观 无色透明液体
色 泽(Pt-Co) ≤30#
含 量,% ≥99.0
酸 值(mgKOH/g) ≤0.2
水 份(wt),% ≤0.15
折光指数(25℃/D) 1.4410~1.4425
相对密度(25/25℃) 1.045~1.055
***(以Pb计) ≤10ppm
(As) ≤3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