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空气中含有氧气,而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当空气中的其他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分离出电子时,一部分电子会与氧分子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氧分子,即为负氧离子。换言之,负氧离子就是带电子的氧气。由于电子本身的游离性,当其附近有许多悬浮物时,很容易与氧分子再次分开,此时负氧离子即失去了“寿命”。据统计,负氧离子的寿命在非常纯洁的空气中可达到几分钟,而在都市充满灰尘的空气中则只有几秒钟。负氧离子在森林、山边、水边含量高,每立方厘米空气所含个数一般为1000-1500左右,而在城市中,每立方厘米个数仅在200左右。
空气越污浊,负氧离子的“寿命”越短
负离子的净化作用,负氧离子实际是一种非常活泼的离子,很容易和其接触的物体进行电荷交换和化学反应。在较为污浊的空气中,漂浮着污染物颗粒很多带有电荷,而且以带正电荷居多,当负氧离子与这些物体接触后,会发生电荷中和,使得负氧离子变为了不带电的氧分子或氧化物。因此空气越污浊,负氧离子的“寿命”越短,而空气十分洁净、鲜有污染物时,负氧离子则较为“长寿”。自然界中,相似的光照、温度条件下,负氧离子形成的速率没有很大差异,因此“寿命”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空气洁净度环境中负氧离子浓度的差异。
负氧离子标准之负离子浓度
负氧离子标准之负离子浓度 一般情况下,森林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都要高于城市居民,人们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就是,到森林中去进行一呼吸生态级负氧离子为主要内容的“森林浴”。而空气负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的负离子数目,其单位为:个/cm3。 据环境学家研究,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在20个以下时,人就会感到倦怠、头昏脑胀;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在1000~10000个之间时,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平静安定;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在10000个以上时,人就会感到神清气爽、舒适惬意;而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高达10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止喘、消除疲劳、调节***等防病zhi病效果。
负离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的。当原子得到电子时就会负电性,失去电子则显正电性。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叫正离子,带有负电荷的原子叫负离子。
由于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占1%,而氮气的稳定程度极强,不容易被电离产生负离子,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所占比重太低,因此空气中负离子主要以负氧离子为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通常将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