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苗病虫害的防治
桃树木腐病又称心腐病,主要危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引起心材腐朽。病原菌在受害枝干的病部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担孢子,借风雨传播飞散,经锯口、伤口***。发病树木质部变白疏松,质软且脆,腐朽易碎。由于微肥适合果树苗生长的浓度范围不同,因此施用时期或施用方法不当,则会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常导致树势衰弱,叶色变黄或过早落叶,引起产量降低或不结果。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发现病死及衰弱的老树,应及早挖除烧毁。对树势较弱的桃树,应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树长出子实体后,应立刻削掉,集中烧毁,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止病菌的侵染,也可防雨水、灰尘等对伤口造成的伤害,促进伤口愈合。2、药剂防治:桃红颈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减少其危害所造成的伤口,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桃树萌芽前全树均匀喷洒护树将军1000倍液,铲除浅层病菌。草莓大棚内因环境密闭,若不及时通风换气,往往造成湿度过高,生产中可采用无滴棚膜、高垄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中午短时间放风等方法来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对锯口涂抹愈伤防腐膜,可保护伤口不受病菌的侵染,有效预防木腐病的发生。

果树苗栽植后要如何进行管理
果树苗种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于是形成了很多具有规模的果园.要想果园取得丰收的效果,在栽植后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果树苗在定植后及时定干,一般定干高度0.6—0.8m,根据树种不同而异.剪口下芽要壮实、饱满。带以下萌芽须及时抹除。萌芽后,当幼叶撑起膜袋时,分“3步10天”将膜袋去除.即先将上部剪一孔洞,使嫩芽接受通风锻炼并使枝芽从孔钻出生长;从枝条分布位置分析,上部枝条生长势通常大于中下部枝条,这可能是顶端优势所致,不过上部枝因着生位高,又不便于***,其生长势虽然强,但***机械强度差,往往容易被风吹断。3天后将上部完全剪开;再3天后下部捆扎处解开;再间隔3天后选一晴天午后(6月中旬左右)将套袋全部解除.从此以后步入果树栽培一般正常管理。
新栽树苗的养护注意事项
一、如果树木刚栽不久歪斜,应立即扶正。首先应检查根颈入土的深度,如果栽植较深,应在树木倒向的一侧,根盘以外挖沟至根颈下方,用锹或木板伸到根团以下向上撬起,向根底塞土压实,扶正即可。大树扶正培土以后还应设立支架。
二、浇水水分供应是否充分、合理、及时是新栽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在干旱季节,20天左右的时间内,应连续灌1水3至4次。次灌1水应在栽植后立即进行,此次灌1水浇灌,以利于土壤沉降,使土壤与根系密切结合。干旱季节能向树体喷雾,降低温度,增加树冠内空气湿度。当发现树叶有轻度萎蔫症状时,可采用喷雾器和喷枪,直接向树冠上方喷射,让水滴落在枝叶上。喷水时间一般避开每天气温比较高的时段,每天喷2至3次。5米高,可让其分生3个以上的自然下垂的枝,待枝老熟后并处于4~11月的时期内,这些下垂枝便有开花结果的机会。对于移栽的大树,也可在树冠上方安装喷雾装置,必要时还应架设遮阳网,以防过强日晒。在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积水,应适当培土,使树盘的土面适当高于周围地面。

春季栽果树如何提高成活率?
一般来说,秋栽的果树成活率要高于春季。秋栽果树有三大优点:一是秋季栽植的时间长,即果树自然落叶后的大地封冻前均可栽植;因此在草莓开花前应重视防治1病害,开花后要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病花来控制病害蔓延。二是成活率高,树木自然落后就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苗木已停止生长,所以秋季移栽不会影响成活率。起苗所伤的根系通过秋季到次年春季这段较长的时间得到充分愈合,形成新的生长点;三是省工省时,秋季由于湿度大、墒情好、气温低、蒸发量小,苗木移栽后,根系与土壤易密切结合,可节省浇水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