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叶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确叶片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叶片,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一般分为栅栏***和海绵***(这一点C3植物和***植物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肥浸泡提取。从农业生产成本上看,使用效果比土壤施肥性价比更高。将晾干后的发酵物料移到容器里,用5%红糖水浸泡,即可提取氨基酸水。浸泡比是1公斤大豆粉加5%红糖水5公斤,浸泡时间为5-15天,浸泡完毕(没臭味,液体呈深棕色),应及时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做好包装,在阴凉处保管即可。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如果配制溶液的水偏碱或钙含量偏高,形成沉淀和氧化的速度会加快。
喷施叶面肥应注意啥
##要测定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及土壤酸碱性,有条件的也可以测定植物体中元素的存在情况,确定叶面肥种类及用量,做到缺啥补啥。或根据缺素症的外部特征,确定叶面肥种类及用量。
不同作物反应不同
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如马铃薯、甘薯、棉花、油菜等叶片大,角质层薄,肥液容易渗透进去,吸收叶面肥的能力比单子叶作物强,因此这种作物根外追肥的效果较好,所以双子叶作物喷施浓度宜低。单位叶植物如稻、麦、玉米等叶面较小,角质层厚,肥液渗透比较困难,叶面肥的增产效果差一些,尤其是水稻为明显。所以单子叶作物喷施浓度要高些,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了,但是在河南新乡玉米抽完雄穗后,喷施叶面肥效果非常好,已经推广两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