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穗槐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它被称为大坝保护的“活钢筋”和农业生产的“铁芯绿肥”。种植紫穗槐幼苗具有投入少、产量大、生态和经济效益可观的优点。现在让我们介绍紫穗槐幼苗的种植技术。
1、紫穗槐苗木选择、整地
紫穗槐幼苗具有抗旱耐涝的能力,且土壤条件不严格。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因荚果皮含有油脂,可影响种子膨胀速度及发芽率。然而,苗圃地大多为中性砂壤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便于水的灌溉。大沙或重土的苗圃地应添加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否则,苗木会生长不良,产量低,质量差。苗圃地应在秋季犁耕,北部地区应在秋季深耕25-30厘米。第二年春天解冻后,应翻耕并耙平土壤,以实现深耕和精细耙平,然后应耕作垄床。苗床分为两种类型:田型和平床。这块地适合机械作业或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2-3天后播种。

紫穗槐的出苗
紫穗槐幼苗一般在当年秋季能长到50-60厘米左右。花冠紫色,旗心型,长6~7毫米,先端裂至1/3瓣裂,基部具短瓣柄,无翅和龙骨。在幼苗停止生长和叶子落下后,可以在第二年春天培育幼苗或培育幼苗并种植在花园中。育苗时,应尽量减少根系损伤,根系密度应在20厘米以上。育苗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以防风干。应选择相同等级的幼苗并进行分级,每100株植物应将相同等级的幼苗收集在一起并捆成一捆。如果不能及时种植,未完成的植物应及时种植,并在种植时及时跟进。选择一个没有积水的地方,在沟里挖一个50厘米深的脚后跟,让它跟进去。一般来说,每亩可生产20,000至40,000株合格苗。

Operation timed out after 15001 milliseconds with 0 out of -1 bytes recei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