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桐种子的繁殖技巧
法桐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它是优良的行道绿化性树种,因为它的树冠丰满、树干笔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性、从当初到现在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的人都想要了解它的繁殖特性,在众多的繁殖方法中,常用的就是播种繁殖的方法了。因此它的操作简便,繁殖的数量也很大,所以更加的具有优势特点,这也是人们喜欢用种子繁殖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析下它的种子繁殖技巧。
对于栽植者来说,在进行法桐栽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生长健壮和干形较好,甚至是要没有任何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它的采种母株,这样的植株生长力往往是强的,生长的质量也是有价值的,当在深秋的时候待种球成熟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
然后将其晾干,选出整齐和饱满的种子进行低温处贮藏使用;苗床的选择要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为法桐的幼苗本身是很强壮的,一般的播种繁殖是不须消毒的,这也是它很大的优势之处。法桐播种的时候选择为适当的温度,因为当地温太低,种子是很不容易萌发的,如果空气温度太高和话也会不好管理,也容易发生灼苗的情况。选择15—22℃之间播种。
在播种之前苗床要充分的浇足水,一般在播种后的大约一周左右,就可以逐渐的出苗了,它的出苗率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当它的苗高在5cm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对其进行施肥了,同时还要注意人工除草和一些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
法桐和雪松到底种植哪一种好?
法桐和雪松,各有优劣点,其中法桐被园林界称为“世界行道树王”,是因为法桐生长速度快,在3到5年即可成荫,且法桐树叶大,遮阴效果好,制氧能力强,此外法桐可降低城市噪音10到30分贝,在法桐树下,空气湿度可增加50%至60%。
但是春夏之季,果毛飘落成了法桐受人诟病的缺点,早在20多年前就已开始对法桐动***了,但因种种原因,果毛乱飞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跟治,1995年至2000年,多条主干道上的约5万株法桐进行了嫁接改造,飘絮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不过并不是所有法桐都对嫁接***那么适应。
雪松属于常绿乔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引种到我国,目前在我国北方等一些城市多有栽植,雪松主干耸直,侧枝平展,树冠呈塔形,姿态雄伟,是世界出名的三大园林观赏树种之一,此外雪松对抗PM2.5的能力较强,它吃铅和锌的能力,在城市绿化树种中名列前茅,国内***先引种雪松的城市是南京,它也是南京的市树,目前在中国北方的许多城市,还有漂亮的雪松景观。
不过,雪松也有缺点,它是浅根系植物,容易倒伏砸伤行人,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也会影响雪松生长,且雪松树干分枝低、遮荫效果不强
法桐的树形应用
法桐树具有“行道树王”的美称,列植于道路两旁,雄伟壮观。但由于城市道路情况复杂,诸如对交通、行人的影响以及与树冠上方各类线路、地下管道设施的关系等,通过各种修剪措施来控制行道树的生长体量及伸展方向,以获得与生长立地环境的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二球悬铃木栽培树形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其树姿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是对栽植目的和绿化用途理解不清、措施不力,应该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加以调整和完善。
自然式树形应用 以自然生长形成的树冠为基础,仅对树体生长作辅助性的调节和整理,使之形态更加优美自然。自然式方式给树体生长空间,以表达树种的自然属性和本真原貌,不仅能体现园林树木的自然美,同时也符合树木自身的生长发育习性,有利于节约树木的养护成本,但须以不妨碍交通和其他市政工程设施为前提。
杯状形修剪应用 标准树形要求主干上分生3主枝,一般要求方向匀称、角度适宜,每个主枝各自分生1个至2个侧枝,形成直立向上的高脚杯状树形。生长期养护管理应充分估计久性侧枝留用量,修剪手法以抹芽、疏剪为主,树冠内不允许有直立枝、内向枝的存在,3年至5年定型后转入常规养护,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伤残枝及背上直立枝等一经出现必须疏除。
杯状形修剪的应用,早服务于上方有架空线路的城市行道树修剪,树冠、枝条依据电力部门制订的安全标准,采用修剪措施降低树冠高度,使之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修剪树冠内膛的枝干,使线路能从树冠中间通过,或使线路从树冠下侧通过;或修剪树冠的一侧,让线路能从其侧旁通过。
法桐红蜘蛛虫害的防治方法
法桐红蜘蛛:被其危害的法桐叶片远看黄褐色,近看叶片上有红锈色的小斑点,轻轻翻开叶背面有红色小点便是红蜘蛛。红蛛蜘繁殖能力很强,快约5天,就可繁殖一代,此虫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秋季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其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其天敌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尤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化学防治:使用螨危4000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