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
1 简介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种无色液体。氨作为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 20℃水中的溶解度为 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2 理化性质
CAS编号:7664-41-7
分子式 : NH3
生产方法为合成氨气经压缩制得。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气化为气氨。密度 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气态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 限:16%~25%、沸点(℃):-33.4 ℃、水溶液 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在常压下负 33.4 度以下或常温下(20 度)8.46MPa 氯为变为液体称液氨。 气化热很高,是种广泛用的制冷剂。
NH3 无色的液体。相对密度 0.7710(0℃)。熔点-77.7℃。沸点-33.4℃。是种优良的溶剂。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 1369.08 焦(327 卡)。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可供制冷,制冰等用,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氨泄漏后作业人员的反应有哪些?
对***造成什么危害?假如发生氨泄漏,作业人员闻到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刺激性气体气味,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就要考虑急性氨毒的可能性。作业人员在接触输氨管道、储氨钢瓶或储槽意外破损爆裂等事故现场,或因检修工作不慎而发生液氨外逸的现场环境中,往往产生职业性急性氨毒事故,给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严重的造***员***。
事故处理时要注意:
1.在处理氨水***事故时,当班运行应适当降低NOx排放数据,并调节各炉氨水用量,必要时锅炉须减负荷处理,值长必须进行严格把关,保证环保数据正常。
2.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所有人员疏散至上风向),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现场人员拉警戒旗进行隔离,禁止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西主干道、东主干道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