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油 粘度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的加工工艺越来越高,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越来越小,有这样零件高精密度的发动机,对所用的机油粘度要求自然要低。因为只有粘度低的机油才能到达零件的摩擦面充分润滑发动机。如果用了粘度高的机油就会造成润滑不良,油耗增加,噪音大的问题,用了低粘度的机油还会降低发动机运行阻力,同时也降低了油耗,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耗现在已经推出来0W-16的机油粘度标号了。
其次是之所以开始广泛推广低粘度机油,这是和全合成机油的配合分不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发动机加工的再精密光滑也是需要机油润滑的,没有机油强大的润滑就会损伤发动机,发动机在运转时零件之间都会有一层油膜来保护两个摩擦面不接触,当机油高温抗剪切能力不足时这个油膜就会破1裂,发动机零件就会失去保护直接摩擦造成磨损。
设备润滑就是加润滑油
很多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认为在设备的油箱和轴承中加了油就可以了,设备出故障与油无关,所以用什么油无关紧要。于是出现了齿轮箱、轴承箱都用机械油,轴承中都加“黄油”这种现象。
润滑并不是只加油这么简单,它是综合运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学、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来研究润滑原理、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控制***摩擦、磨损的一门科学,加油仅仅是润滑之中的一环而已。
润滑油越多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地说,设备润滑的目的是在两个摩擦表面形成薄薄的油膜,避免摩擦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磨损。
但是,考虑到加润滑油的某些***,就必须严格控制加油量,例如在减速器中,为了减少齿轮运动中阻力和油的温升,浸入油的齿轮深度以1~2个齿高为宜,转速高的加油量还应少些。
润滑油加到轴承中后,在分布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轴承温度升高。如加油脂过满,轴承转动时阻力增大,散热不易,会造成轴承工作温度偏高,同时油脂因工作温度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必须注意不要将轴承室全部填满,一般只要填满腔的1/3~2/3即可。
旧车、旧款式发动机、高温环境用中黏度机油:
个人经验是其实在车辆行驶20000公里之后就可以考虑不必再依照车厂规定使用机油,适当使用浓一点机油,例如5W-40、10W-40无妨,因为这时发动机内部机件已经磨合出一定间隙,使用太稀的机油有时可能容易出现烧机油、机油乳化……之类问题。另外,老型号发动机例如众多自主品牌车厂爱用的万年三菱机,千万不要用黏度太低的机油,因为老工艺本来精度就不如当今,浓一点机油比较能确保机器正常运作。
另外,如果你的用车环境高温潮湿,也建议适当使用中黏度机油确保高温之下的油膜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