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使柔性化组合效率更高机器人与主机的柔性化组合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柔性线更加灵活、功能进一步扩展、柔性线进一步缩短、效率更高。机器人与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工具磨床、电加工机床、锯床、冲压机床、激光加工机床、水切割机床等组成多种形式的柔性单元和柔性生产线已经开始应用。精密加工技术有了新进展数控金切机床的加工精度已从原来的丝级(0.01mm)提升到微米级(0.001mm),有些品种已达到0.05μm左右。超精密数控机床的微细切削和磨削加工,精度可稳定达到0.05μm左右,形状精度可达0.01μm左右。采用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精度可达到纳米级(0.001μm)。通过机床结构设计优化、机床零部件的超精加工和精密装配、采用的全闭环控制及温度、振动等动态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的几何精度,降低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从而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4、万向铣头--又称万neng铣头,该铣头刀具的旋转中心线与机床主轴旋转中心线所成角度可调,可调角度范围一般为0~90度,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可调超过90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车的颜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它的成果与否,随着近年来国人的设计水平提高,国产车的外形也越来越时尚美观,这也是国产车发展越来越好的一大因素。但是一辆车的外观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美是艺术与科学的表现,一个you秀的汽车造型设计师要有极其敏锐的艺术嗅觉,要能预测未来的时尚潮流,因为一辆车从设计到上市一般需要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设计师根据车企对作品的***,首先要绘制出车的大致造型,主要线条等,经过多次修改基本确定汽车的总体造型。后续还要结合汽车的可制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不断的调整设计。在整体造型设计好后,接下来就是对局部细节的设计。细节决定成败,一辆车的细节往往更能体现设计的水准,这些细节包括车灯,轮毂,进气格栅,车门把手等等。以汽车的眼睛前大灯为例,犀利的眼神往往吸引人的注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面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模型的制作。模型相对平面设计的优势在于,模型能够给人更加直观的体会,设计师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观察。早的汽车模型设计是用木板和石膏制作的,但是它们的制作难度高,在制作完成后难以修改。197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油泥应用到汽车设计开发模型上,使汽车设计摆脱了受限于呆板的石膏、木板的历史。我国在70年代初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当今,几乎对所有世界汽车公司而言,制作油泥模型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减少成本,首先制作的是1:4的油泥模型。油泥模型表面还可以粘贴各种材质的贴纸,更加逼真的表现汽车的外形。再次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完善,终于可以制作1:1的模型了。后经过油漆等工艺,一辆以假乱真的汽车就展现在眼前了。接下来便是将上诉设计的作品经过各种***的扫描技术制作成数字模型,经一系列处理后各相关部门便可根据数字模型设计制作汽车的各部件,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造型部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这两个旋转轴先将切削刀具固定在一个倾斜位置,再由进给轴X、Y、Z进行移动和加工。待完整的试验车生产出来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针对遇到的继续对造型进行修改,得到终的造型。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有率、的特点,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五面体的加工。若配以五轴联动的gao档数控系统,还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加工,更能够适应像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等现代模具的加工。在使用球面铣刀加工曲面时,当刀具中心线垂直于加工面时,由于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度为零,顶点切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会很差,采用主轴回转的设计,令主轴相对工件转过一个角度,使球面铣刀避开顶点切削,保证有一定的线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质量。五轴加工中心有A轴、C轴和XYZ五个轴,A轴和C轴如与XYZ三直线轴实现联动,就可加工出复杂的空间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