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以来,黑色系品种表现抢眼,铁矿石连续上涨突破900元/吨大关;受环保限产及焦炭去产能等因素影响,焦炭走势也较强。黑色产业链原料端后期走势如何变化,成为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日报记者与相关机构一起在山西临汾、孝义、介休、吕梁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山西钢厂虽然具有区域资源优势,但利润也已处于压缩阶段,目前通过增加国内矿配比控制成本。随着山西区域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焦炭价格成为影响钢厂利润的变数。
环保限产影响有限成材供应较为稳定
此次调研的钢厂均处于临汾平原地区,均在“26 2”大气污染治理***城市辐射范围内。这些钢厂前期已投入大量环保装备,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整体保持较高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环保限产对企业影响有限。


钢厂对非主流矿使用比例逐步提升
日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山西钢厂多采购代县铁矿石,通过提高铁精粉配比降低成本。由于铁矿石价格较高,当地钢厂基本以随用随采为主。
随着成材终端需求放缓,吨钢利润下滑至200—300元,相应的原料采购也有减量,钢厂放缓采购节奏。当地前期环保政策要求原料的运输和存放环节均需密闭进行,铁矿石和煤焦存放均需建大棚和筒仓,导致原料库存相对有限。
记者发现,山西临汾钢厂外矿采购基本来自日照、连云港、董家口,长协量在逐渐降低,港口可流通货物有限,PB粉近期供应不足,导致企业开始使用非主流矿。目前,山西钢厂内矿占比逐步提升,已从之前的20%升至30%—35%,继续提升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周边内矿供应受限,代县作为当地内矿的主要来源,已经出现货车排队现象,但仍然出现供应缺口。此外,因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即将在山西举行,代县周边将进行大面积的道路修缮工作,必将造成公路运输紧张,管控也会更加严格,内矿供应难以放量。


笔者认为,今年需求受季节性影响更大。6月份以来,南方地区不断出现大规模降雨,部分区域平均降水量为历年同期,这一情况在梅雨季之后也并未好转。***气象台在7月12日发布今年暴雨红色预警,预计7月17日以后,降雨将北移,但南方部分地区暴雨仍将持续。所以,从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看,今年降雨对建筑钢材需求的影响均超过去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库存增加幅度。
矿价表现强势支撑钢材价格
上周,铁矿石未能二次突破900元/吨关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继召开会议,了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资金止盈离场的意愿增加。不过,港口库存持续下降表明在限产影响扩大的情况下,现货供应依然偏紧。
与此同时,焦企在连续三轮降价后,已到盈亏边缘,甚至亏损。近期,山西开展“蓝天”百日行动,供应将受到影响,导致焦炭价格开始上涨。整体来看,炉料走势偏强,将对钢价形成支撑。


进口铁矿石市场大幅震荡
上周,进口铁矿石市场大幅震荡,价格上半周快速上涨后下半周大幅回落。截至当周五,PB粉矿外盘价格较前一周末略跌0.7美元/吨~1.7美元/吨。一方面,铁矿石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后,钢协成立进口铁矿石工作小组对铁矿石市场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在部分钢厂限产以及港口到货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港口铁矿石库存不再下降。
国内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其中,河北唐山铁精粉价格上涨20元/吨左右,当地钢厂到货量一般。辽西钢厂有补库需求,铁精粉采购价格涨幅较大;辽东钢厂铁精粉采购价格暂稳,但部分矿山将出厂价上调30元/吨左右。山东矿山铁精粉出厂价暂稳在1005元/吨~1025元/吨;安徽南部钢厂65%铁精粉干基含税现汇到厂价暂维持在960元/吨~970元/吨。江西、湖南钢厂正在协商7月份采购价格,矿山有意上调120元/吨,但钢厂无法接受。目前,铁矿石市场存有一定压力,预计近期进口铁矿石市场仍将小幅下跌,逐渐回归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