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的设计较高水位,应满足有效容积的要求,一般可采用与进水管渠的设计水面标高相平在任何情况下,集水池内设计较高水位不得超过进水管的管顶。
在具有中途污水泵站的污水系统中,下游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较高水位,尚应考虑水泵突然停止工作后,水流涌水高度的影响。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的池底标高,应根据进水管渠底标高、设计较低水位和水泵型号确定。采用离心泵和混流泵时,池底标高一般采用进水管染底标高以下1,5~2。0m。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池底应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宜采用0.5~0.7m,倾向集水坑的池底坡度不应小于10%,并应设置防止污泥沉积和腐化的设施。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壳体宜采用玻璃钢(GRP)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质量轻、强度高和耐腐蚀强的材料,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工作环境温度宜为-20C~40C,相对湿度宜为25%~85%。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宜为0℃~40℃; 2、pH值宜为4~10; 3、输送介质中的较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所选配水泵的通径。
一体化预制泵站使用过程的一般规定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组,关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水泵间如何建设? 的技术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此建设问题是整体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规划与设计。
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出水管路、阀门、进水管路、控制柜、服务平台和水泵等部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