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B2B电商只有“新产业经济体”
记得早几个月前,跟朋友再次聊到快销B2B,作为一名曾经的B2B从业者,对此阐述了一些新的理解。
今年自B端电商这股劲风起,一直刮到现在大家都还是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谈到B2B,在这期间也有不少经销商朋友已经行动,处在目前这样一个调产能的节点上,各行各业也都不好过,经销商群体更是如此,有行动也好,总比那些天天只管空谈,而不去行动的人要强得多,虽然在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变革等死”,个人认为,变也未必就死,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必出有因,同时也需要勇于去探索,只要在做之前想好后果,去追求结果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对于直接做工厂自营的平台来说,资金安全至关重要,很多B2B平台都是现金流为负,拿货需要给上游交纳保证金,当公司因快速发展导致运营资金紧张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大堆保证金是拿不回来的,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总的来说,未来5年,将会出现新渠道、新物流、新系统、新***和新制造这5个新趋势。过去两年间,国内在钢铁、化工、汽配、五金、快消品等诸多领域,涌现了一千多家B2B创业公司。无论是工厂、电商平台还是贸易商,在这5个领域中,如果抓住机会能走一步,就能比别人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供应链下游的***服务平台、将设计师纳入供应链决策系统等,都呈现不错的发展趋势,为B2B平台构筑了更多的维度。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一个更好的时代,我希望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把握这个机会,投身到新渠道、新物流、新系统、新***和新制造领域,未来10年是一个大好的B2B创业浪潮。希望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把控好变革的趋势,投身到各行各业的B2B平台建设中来。尤其技术方面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但技术方面的薄弱,使得许多企业停滞不前。在国外,仅MRO工业品电商这一个赛道,有近10家的独角兽公司,其中2家市值超过100亿美金。我预言未来10年,中国将在B2B领域至少诞生200家独角兽公司,其中10家市值超10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公司。
从企业到产业B2B,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过去我们研究供应链架构,往往以企业为对象,从单一链条展开,关注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链主)与非核心企业(链属)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协同,从而提升单一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并与其它供应链展开竞争。
商业逻辑
为了确保竞争优势,企业往往拒绝共享。因其体系封闭,内生循环,笔者将其称之为“封闭式企业供应链体系”。
近几年,伴随着供应链上第三方(如物流、***、信息服务方等)的服务水平和整合能力的大幅提升,供应链架构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拓展,出现了产业/平台供应链的概念。
在供应链网络中,产业B2B平台方同时为多条供应链服务,他们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增值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平台,形成了“企业(N) 产业平台(1) 企业(M)”的模式。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平台往往强调共享。因其体系开放,外生循环,笔者将其称之为“开放式产业平台供应链体系”。
弱小受欺,被动挨打。以物流企业为例,前些年我们参加物流行业的峰会,听到多的就是“钱难赚”、“客户少”、“压力大”。1、转型B2B电商模式遭遇人才瓶颈目前***电商人才缺口在150万人左右,以农业为例,农村电商人才的基础更是异常的薄弱,预计未来两年县域以下电商人才缺口200万左右。然而这几年情况大为改观,许多转型的物流企业如今做得风生水起,一下子变成了人人羡慕的“高富帅”。其业务线也从过去单一的物流服务,拓展到了信息化,甚至是投融资等过去只有***机构才有权利玩的“高大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