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面砖样板:屋面砖对缝,要求灰缝整齐、灰缝大小一致,且控制在8~10mm之内;每6m设置1.5cm的分隔缝,用耐候胶填充滴水线样板:所有屋面女儿墙压顶和所有井道的压顶、盖板周边做滴水线。框架楼层临边的四周无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至三道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外铺屋面预留排烟气道:混凝土反坎高出屋面面层300mm,两侧为混凝土墙,另两侧做防水百叶。重力排水样板:重力排水要求支架均匀,支架间距不超过2m:出水口底部增加水簸箕。


模板常见缺陷及预防
表现形式:接缝拼接松动导致混凝土振捣时漏浆、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等缺陷。
治理措施:模板组装后,由于现在大部分工程使用木模板,在接缝处粘贴透明胶带是解决漏浆的较好方法。但是,在绑扎钢筋时,粘贴的胶带会因钢筋的拖拉而损坏,对混凝土***。
有效解决此类漏浆问题的佳材料是在模板拼缝间使用双面胶棉,并粘贴在板的边缘,这将从根本上消除混凝土浇筑中常见的漏浆问题。
模板拼缝不严,现象严重。

主要工作
ⅰ模板安装-支撑体系不规范,现浇梁板偏斜
原因分析
(1)当梁板支撑在地基土表面时,地基土不平整、不夯实。
(2)支撑间距过大,无锁脚杆和垫方。
(3)钢管支撑扣件不紧。
(4)模板主次龙骨间距过大或材质不良。
预防措施
(1)支撑系统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2)梁板支撑在地基土上时,应平整夯实地基土,以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在支架和地基土之间,应放置一个木垫。如果负载相对较大,应在垫上放置垫铁。预制过梁样板,做法标准:1、预制过梁长度、截面尺寸及钢筋规格、间距等应满足设计要求。(3)支撑间距:板材一般控制在800 ~ 1000 ㎜,梁高小于750㎜,时间间隔控制在800 ~ 1000 ㎜。当梁高大于或等于750 ㎜时,时间间隔应控制在600 ~ 800 ㎜,梁支撑应加剪力撑。纵向和横向钢管脚锁杆布置在距地面(地板)200的支架底部,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布置在中间,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应力和稳定性。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和大型构件的特殊施工方案,由***确定。

模板安装-轴线偏差大,模具,后期勾缝
短肢墙(柱)浇筑混凝土后纵向钢筋未及时扶正、检查,预拌混凝土流动性过大,这使得模板侧压力过大,梁侧模板支撑不牢或间距过大,爆模钢筋移位,勾筋外露。
(1)短肢墙(柱)纵向伸出楼板部分应增加不少于两根箍筋,浇筑混凝土后及时用钢尺检查轴线尺寸,钢筋偏移后立即扶正。3、安装过梁时,在过梁两端弹线控制***尺寸,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并满足设计要求。(2)梁侧模板支撑间距应控制在400以内,板主、次龙骨应支撑在梁侧模板上。(3)方式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截面积,严禁在挑拣时拆除主要机械钢筋。如果主要机械钢筋外露,必须采用碳纤维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