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线过程中,结合求助者情绪状态、思维状态、行为状态、身体状态以及咨询师对整个环境和事件的理解,与求助者建立一个迅速而深入的联结,快速准确地抓住他们的情绪和需要。所谓面谈,就是我们看到有的同学、同事、亲友近好象情绪比较低落,可以主动关心他:近你不怎么爱说话了,挺不开心的,能否告诉我一下是咋回事。当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能够体会并抓住他的需要和感受时,他会感觉到被支持,于是助人关系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要真实而地看到求助者这个人。询问病1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变成现在所能做的具体行动,积极配合治1疗。不要生搬硬套统计数据和指标,统计上的指标不代表每一个求助者都存在这些问题,不要把这些信息简单的当成求助者的问题,每个求助者的感受、体验、状态都是非常具体化和个人化的,所以要对求助者的状态和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核对。
系统评估支持系统。除了评估求助者本人,还要有目的、系统的了解求助者的支持系统。那个痛苦一定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诱发事件引起的感受是不同的,对你来说不算痛苦的事情,对他来说可能就是很大的痛苦,就像有些人失恋之后可以很快调整过来,有的人却痛不欲生,所以当事人那个主观的感受一定要被看到、被理解。了解求助者的家庭、伙伴、所在***和部门,所处环境是如何影响求助者的,求助者对于这些影响的态度和反应是什么。这些信息作为可利用的资源有助于后续形成方案和为求助者提供帮助。"积极倾听"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咨询师需要通过"积极倾听"来与求助者进行核对、总结并提供反馈,包括对求助者的情绪、思维、行为和身体感受进行反馈,以及“正常化”这些,也就是说,在评估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展部分的干预工作。
当求助者在痛苦和绝望两个水平上都表现出非常高的程度的时候,咨询师就要敏感意识到出现***或者其它风险性1行为的可能性很高。了解求助者在咨询之前是如何进行自助的。当应激反应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或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构成应激障碍。咨询师需要了解求助者面临这些痛苦时,都采取了哪些办法来帮助自己,哪些是有效的,它又是怎么变得没有效果的。咨询师要有积极意识和资源意识,要敏感地抓到可能帮助求助者的策略和方法。这些信息可以为下一步提供替代性缓解措施提供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