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尘口罩是否真正起到防护作用,除了选择防护功能外,另一个重要选择因素是适合性。没有一个的设计能适合所有人的脸型。目前,防尘口罩的认证检测并不保证口罩适合每个具体的使用者,如果存在泄漏,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从泄漏处进入呼吸区。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合的口罩的方法是使用适合性检验,它利用人的味觉,用专用工具发生苦味或甜味的颗粒物,如果戴口罩后仍然能够感觉到味道,说明口罩存在泄漏,具体请参考GB/T18664中有关适合性检验的介绍。
误区:把纱布口罩当防尘口罩使用。早在2000年原***经贸委在国经贸安全[2000]中就明文规定,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但至今还会经常见到这种错误的选择。纱布口罩在我国职业防护技术落后的年代,确实被普遍用于防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在防护标准、检测技术及制造技术上的进步,以及社会防护意识的普遍增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纱布的低效。防尘口罩的过滤效率(阻尘率),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阻尘率必须大于90%,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的阻尘率必须大于70%,等等。2003年SARS期间,由于受错误的导向,医护人员使用纱布口罩防护,导致大量医护人员因防护不当受到,代价巨大,教训深刻。现在虽然从标准、***对纱布口罩有定论,但是长期使用纱布口罩,却培养了诸多错误的防护理念,如更强调便宜、应吸汗、应能水洗和透气等“好处”,却不重视密合性、有效的过滤等应有的防护效果。
防尘口罩透气性与织物构造的联系
孔径与织物透气功能联系密切,同类织物平均孔径越大,其透气性也就越好;不同类织物孔径和透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双面针织物的透气率远小于单面针织物,故双面针织物的***物质阻隔性非常好。非织造布一般呈现单纤维网络状构造,具有更大透气功能。
织物透气性跟着层数的递加表现出明显的规则下降趋势,织物孔径和层数与透气性的这种关系,在防护口罩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防尘口罩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要阻止粉尘吸入。其作用的关键在滤料的性能,主要是:
1、滤料的纤维细度
其以纤维直径大小表示,单位为微米。一般用于防尘口罩的滤料纤维直径,一小于5微米为好,现在常用的聚超细纤维的直径为4.0微米,过超细纤维滤料的纤维直径小于2微米。纤维的与阻尘效率成正相关,即纤维越细,阻尘效率越高。
2、滤料的组成结构
滤料的***结构与滤料的制作工艺有关,目前合成纤维无纺滤料的成型工艺主要有法、直接喷射法、粘结法、热熔法等。而多采用热熔喷射成型法,并且用这种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纤维材料复合成型,提高阻尘效率,有比较松软,透气性好。
3、滤料的荷电性
滤料带经典两的大小与组成效率成正相关性,即静电荷量越大,阻尘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