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换过程及环境条件较为理想,但在实际置换过程中,环境温度会随时间有一定波动,置换管道存在一定高差或受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模拟的理想状态,所以应该考虑到计算结果与实际置换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氮气量过剩还会导致置换时间增加,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增加的经济成本不仅仅是多注入的氮气成本。依据理论分析,对于长呼***管道,后期检修置换时,可以适当减少注入的氮气量,既能保证安全置换又能降低成本。
针对输气站场分输调压橇上的自力式调压阀或安全截断需调压橇上游压力达到约0.3MPa时才能开启的情况;站场氮气置换期间压力远达低于0.3MPa表压,在这种情况下,分输调压橇至分输出站阀之间管段的氮气置换有以下方式可供选择。
1)投产前用氮气瓶至少导通多路调压橇中的一路(利用氮气瓶压力打开调压橇上的自力式调压阀和安全切断阀),直至站场氮气置换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站场按常规方式进行氮气置换。
2)站场氮气置换前用氮气瓶将分输调压橇至分输出站阀之间管段全部注氮,待分输调压橇上游压力升至0.3MPa表压后,再导通调压橇对下游管段进行氮气置换。
质量控制要点及要求
1.置换不留盲端,在所有的气头检测点2分钟内每隔30秒检测1次,连续三次检测,每次检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量均在1%以下,且保持一致。
2.注氮量以管线和设备有氮气≥0.02MPa为准,将保持稳定。
3.注氮温度、速度严格控制,满足《氮气置换技术要求》
氮气置换速度是管道置换投产过程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置换速度的大小决定着氮气置换时的流动状态。采用氮气置换空气时,由于两者的密度不同,处于层流状态的氮气会以一个楔形的方式插入到前端的空气当中,随着置换过程的进行,楔形的长度会逐渐增加,且两者压差越大,混气量越大。研究表明采用氮气不隔离置换方法时,为了减小氮气与空气的混气量,应尽可能使气体处于紊流不分层的流动状态,因此这也是确定注氮速度考虑时的一个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