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出图性
使用BIM绘制的图纸,不同于建筑设计院所设计的图纸或者一些构件加工的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和优化以后,绘制出的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以及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这种问题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而BIM的协调,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
BIM对于造价来说很有可能会改变造价的整个工作流程,包括造价员的整个工作思维模式,传统的造价工作模式是:识图→算量(目前是软件提量 手工算量)→套项→调整材料价、调整取费,完成造价。施工方案分析在BIM模型上对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模拟,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整合,消除冲突,得到施工计划和方案。这样一个过程有很多重复的工作,并且很多环节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来解决造价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在可研、设计、招标、施工阶段需要重复计算不同阶段的造价。
应用BIM系统强大的信息统计功能,在方案阶段可运用数据指标等方法获得较为准确的土建工程量及土建造价,同时可用于不同方案的对比,可以快速得出成本的变动情况,权衡出不同方案的造价优劣,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而准确的依据。但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造价工作者不应该局限本***的范围,我们在头脑应该有一个BIM宏观的概念,首先了解BIM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都能做什么,其次是掌握造价行业的新软件新技术,头脑中一定要时刻建立一个模型化、协同化的思维模式。BIM技术可运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估算,这大大减轻了造价工程师的计算工作量,造价工程师可节省时间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如确定施工方案、评估风险等,进一步能细致考虑施工中许多节约成本等***问题,这些对于编制高质量的预算来说非常重要。
BIM的参与环节包括(不完全):策划,设计,招,施工,销售,运营,改建。
同样,BIM也渗透了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每一个环节所得到的成果,都会保留下来,提供给其他环节使用,以实现信息的重用,尽可能减少信息的损耗,降低建造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就因为BIM对建筑行业的覆盖这么,所以,与其说BIM在未来建筑行业里的地位,倒不如说建筑行业的未来,就是BIM。
BIM技术的应用已被***列入提升建筑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逐步被国内大型建筑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企业及业主认同并着手实施。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是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通过BIM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有效支持造价、采购、库存、财务等的动态管理,减少库存开支,在竣工时可以生成项目竣工模型和相关文件,有利于后续的运营管理。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和建筑企业中获得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BIM技术产品的应用将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智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工程建设(AEC)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公司。致力于建筑产品在咨询、设计、建造、运营阶段的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
BIM的作用
设计阶段:我们都知道建筑物是一个多***综合性的产物。它其中涉及的***类别非常多,就拿我们熟悉的工民建来说,它不仅包含建筑、结构,还包含了暖通,给排水,供配电等等,所以说这是一个多***的集合体。在BIM之前我们要把这么多***整合到一起,是靠有经验的工程师不断地论证协调才能实现。工程量统计BIM模型信息的完备性大大简化了设计阶段对工程量的统计工作,模型的每个构件都和BIM数据库的成本库相关联,当设计师在对构件进行变更时,成本估算都会实时更新。但是现在我们通过BIM技术,例如我们就拿现在的Revit软件来举例,在设计阶段我们通过对图纸的解读,可以将所有的建筑机电图纸全部绘制成模型,进行一比一的还原,让每个设计人员都能直接看到我们的建筑为完成后的样子。我们还可以将建好的土建模型与建好的机电模型进行链接,方便我们设计人员对管线合理性的论证,并进行管线综合的优化与调整,提前解决管线碰撞的问题,避免了施工期间的不断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