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花岗
石雕刻和大理石雕刻都很发达,青岛、平度、莱州、泰安、嘉祥等市县是其石雕刻制品的主要集中生产地区,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已批量出口石刻制品。花岗石雕刻以日本式石灯笼、仿石雕塑为主;大理石雕刻以古今人物、仕女造像和动物、园林装饰小品为主。曾子故乡嘉祥县是中国石雕和漫画石刻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又一个“石雕之乡”,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汉代武氏墓群石刻和汉画像石刻,武氏祠内一对大型石狮是我国现存石狮中有确切年代记载的艺术珍品。嘉祥县已成为全省***石刻品出口地区之一,并将进一步扩大发展。莱州市柞村镇的石雕加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制作了许多巨型花岗石雕刻,如为大连老虎滩雕刻的花岗石“群虎”,整座石雕长36m、宽7.6m、高3m,由6只形态各异的老虎石像组成,或仰、或俯、或跃,十分传神,雕像是由400多块、重达130余吨的花岗石组成,仅一只虎蹄就有5吨多重,堪称稀世石雕。莱州雕刻的各种菩萨、金刚头像石雕,高度都在2-3m以上,形神俱佳,有些巨型石雕作品已销往东南亚和台湾等地区。

在福建惠安,有着大大小小的厂家一万多家,几乎在惠安的各个国道,各个工业区,甚至在很多小巷子里面都有者
石雕加工的地方,这里的石雕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了当地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在惠安我们随处可见各类的石雕牌坊,在小区门口,在寺庙前面,在陵园前面,在公园里面,在景区附近,都有着非常多的石雕牌坊供人欣赏,并且惠安地区属于泉州,自古泉州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这里融入的西方元素和东南亚元素是较多的,深受这些元素的影响,这里的石雕牌坊造型非常的另类,款式也特别多样,设计感丰富,是典型的汇集美感,艺术性为一体的石雕艺术结晶。惠安的石雕牌坊产品畅销***各地,是中国的***石雕牌坊加工地。这里的牌坊主要以设计独特,款式多样,造型个性化,雕刻精细,细节部分完善等多方面的特点。所以整个作品给人一种非常舒适,赏心悦目之感,很多游人看到惠安石雕牌坊都会停留下来拍照,有很多西方学者都可以在古惠安石雕牌坊的身上找到非常多西方元素,这种集合多种艺术形成的作品风格是其他地区的石雕所不能达到的,这也就是惠安石雕牌坊的魅力所在。

一提到惠安,许多人的反应是崇武古城,那里是海陆天相交的地方,也是惠安石雕的代表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到崇武的游客有超过一半是为了去看石雕的。可想而知惠安石雕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多大。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素有“中华一绝”之美誉。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长久性的艺术已被广泛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物、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都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芒。
但是,大家都知道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商品都会有质量等级之分,工艺师也不例外,哪怕是惠安的石雕工艺师一样摆脱不了这种恒定标准。

石雕作品风格形成的艺术内涵
艺术风格犹如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面貌,也可以折射出石雕人的艺术才华和修养。艺术风格的建立,不只是对“术”的把握,更取决于对“理”的认识。石雕人掌握了石雕的技艺,只走完了一半的路途。
风格是石雕艺术的生命。“玉不琢,不成器”,石雕艺术之“艺”即为作品的形质之美,而“术”则是实现“艺”而采用的技巧。惟有“艺”和“术”的不断创新,才会有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的形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成分的增加,不是照搬,而是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去合理取舍,融会贯通,并结合自身特点,为我所用。
“艺”尤其讲究个人风格的树立,尽可能地不拘一格、别开生面。尽可能地发掘和创新石雕作品的形态之美与玉质之美,并充满鲜明的个性特征。“术”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艺,没有什么不能摹仿的“术”,一旦被人所掌握即无秘密可言,真正难以摹仿的是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及作品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