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以来,黑色系品种表现抢眼,铁矿石连续上涨突破900元/吨大关;受环保限产及焦炭去产能等因素影响,焦炭走势也较强。黑色产业链原料端后期走势如何变化,成为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日报记者与相关机构一起在山西临汾、孝义、介休、吕梁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山西钢厂虽然具有区域资源优势,但利润也已处于压缩阶段,目前通过增加国内矿配比控制成本。随着山西区域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焦炭价格成为影响钢厂利润的变数。
环保限产影响有限成材供应较为稳定
此次调研的钢厂均处于临汾平原地区,均在“26 2”大气污染治理***城市辐射范围内。这些钢厂前期已投入大量环保装备,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整体保持较高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环保限产对企业影响有限。


笔者认为,上半年动力煤市场变化呈现这种走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宏观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元强势、外部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虽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但下行压力较大。从我国全社会用电数据来看,5月份,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从2月~4月份的6%~7.6%降至2.37%;1月~5月份,社会用电量累积增幅降至4.64%。而2018年维持在8.5%以上。可以明显看出,电力需求转弱。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滑的背景下,5月份,***火力发电量为3830.6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2.33%。电力需求遇冷,将压制动力煤需求。近期,北方港动力煤市场整体需求较差,询货较少,低硫蒙煤暂时报价稳定,商家不愿***抛货。
二是动力煤供给将偏紧。从主产区来看,短期内产量难以有效释放,供应仍然趋紧。不过,今年初以来,***发改委与***能源局批复多个煤矿项目,产能接近2亿吨,这将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6月底,***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煤炭产能释放,预计供应端释放还需时日,短期还将偏紧。目前,环保、安全检查已成常态,供应端释放或将受到阻碍。考虑到今年中下游环节库存高企,下游备货需求不足,或弱化旺季因素对用煤需求的提振作用。

环保限产有趋严可能
6月下旬开始,河北地区环保风暴再次来袭,尤其是唐山、邯郸地区相继出台限产政策。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唐山地区138座高炉中有62座检修(不含长期停产),较上周增加6座;检修高炉容积合计51930m3,较上周增加7270m3;影响周产量约100.07万吨,较上周增加18.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2.96%,较上周下降6.92个百分点。临近***成立70周年庆典,京津冀地区的环保有进一步趋严的可能,环保限产将使得供给边际放缓。
据了解,目前唐山地区产能利用率下降幅度较大,但***高炉产能利用率和产量下降力度不大。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螺纹钢周产量为375.52万吨,环比回落2.14万吨;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9.91%,环比下降0.23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80.85%,环比下降0.28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为226.08万吨,环比下降0.79万吨,同比下降1.88万吨。随着环保限产逐步深入以及钢厂季节性的检修,8月底前钢厂减产预期增强。


笔者认为,今年需求受季节性影响更大。6月份以来,南方地区不断出现大规模降雨,部分区域平均降水量为历年同期,这一情况在梅雨季之后也并未好转。***气象台在7月12日发布今年暴雨红色预警,预计7月17日以后,降雨将北移,但南方部分地区暴雨仍将持续。所以,从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看,今年降雨对建筑钢材需求的影响均超过去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库存增加幅度。
矿价表现强势支撑钢材价格
上周,铁矿石未能二次突破900元/吨关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继召开会议,了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资金止盈离场的意愿增加。不过,港口库存持续下降表明在限产影响扩大的情况下,现货供应依然偏紧。
与此同时,焦企在连续三轮降价后,已到盈亏边缘,甚至亏损。近期,山西开展“蓝天”百日行动,供应将受到影响,导致焦炭价格开始上涨。整体来看,炉料走势偏强,将对钢价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