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技术使不同***的甚至是身处异地的设计人员都能够通过网络在同一个BIM 模型上展开协同设计,使设计能够协调进行。以往各***各视角之间不协调的事情时有发生,即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图纸进行审查仍然不能把不协调的问题全部改正。有些问题到了施工过程才能发现,给材料、成本、工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BIM对于造价来说很有可能会改变造价的整个工作流程,包括造价员的整个工作思维模式,传统的造价工作模式是:识图→算量(目前是软件提量 手工算量)→套项→调整材料价、调整取费,完成造价。应用BIM技术以及BIM服务器,通过协同设计和可视化分析就可以及时解决上述设计中的不协调问题,保证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绿色建筑评估
BIM模型中包含了用于建筑性能分析的各种数据,只要数据完备,将数据通过IFC、gbXML等交换格式输入到相关的分析软件中,即可进行当前项目的节能分析、采光分析、日照分析、通风分析以及终的绿色建筑评估。
数字化建造
数字化建造的前提是详尽的数字化信息,而BIM模型的构件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例如像数控机床这些用数字化建造的设备需要的就是描述构件的数字化信息,这些数字化信息为数控机床提供了构件的***信息,为建造提供了必要条件。
施工科学管理
通过BIM技术与3D激光扫描、视频、图片、GPS、移动通讯、RFID(二维码等射频识别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可以实现对现场的构件、设备以及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实时跟踪。另外通过BIM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有效支持造价、采购、库存、财务等的动态管理,减少库存开支,在竣工时可以生成项目竣工模型和相关文件,有利于后续的运营管理。这样的工作模式势必会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尤其后期设计中的变更修改阶段,每一次修改都需要重新核对一下图纸的改变程度,在传统的单机单***的工作方式,很多设计修改不会被造价人员做发现,这样的造价计算肯定会和实际的清单会有很多误差。并且业主、设计方、预制厂商、材料供应商等可利用BIM模型的信息集成化与施工方进行沟通,提减少错误。
竣工模型交付与维护计划:施工方竣工后对BIM模型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再向业主提交,这样运营维护管理方得到的不只是设计和竣工图纸,还能得到反映真实状况的BIM模型,里面包含了施工过程记录、材料使用情况、设备的调试记录以及状态等资料。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设备信息和其他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运营、管理、维护计划,尽可能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而终设计成果的交付就是BIM模型,所有平、立、剖二维图纸都可以根据模型随意生成,由于图纸来源都是同一个BIM模型,所以所有图纸和图表数据都是互相关联的,也是实时互动的,从根本上避免了不同视图不同***图纸出现的不一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