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蜡厂家为您介绍塑料配色***人员面对客户提供的样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反复调小样尽量接近客户来样
目前各企业采用的塑料配方法实际上是试凑法,不具有十分的科学性,但至今在塑料工业的配色中还是十分认可的,为绝大部分的企业广泛采用。
配色人员按照拟定的初步配方进行实物着色试验,将制得着色实样与标准色样和参照物一起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着色配方。然后根据调整后的配方再制备试样进行比较。
2、颜色的比较
试样和客户提供样品的色泽比较是配色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根据客户样品制作工艺来制作样品比较,薄膜产品常采用吹膜法比较,注塑产品采用注塑法比较,纤维产品采用纺丝法比较。
(1)光源的影响。目测时光源采用自然光,有条件 可以采用标准光源箱,否则在某些灯光下比较观测两个样品的颜色可能会因为“同色异谱”现象而使颜色看起来似乎相同,但在自然光下却有较大的色差。
(2)厚度的影响。不同厚度的制品给人眼的感觉不一样;厚度小的较透光,颜色变浅,故配色时应尽量使试样与客户样品的厚度一致,无法一致是可大概推测一下。
(3)表面状态的影响。不同的表面其光线反射不同,如在同一个样品上,高光泽表面成亚光表面的颜色显然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同一个样品上,毛糙面就较光滑面深、暗,因而比色观测时要尽可能用表面状态相近的部位进行比较。
(4)树脂的影响。同一颜料应用在不同树脂中其颜色不一,这是由于树脂本色颜色及透明性不一引起的,所以配色应该注意尽量采用客户提供的树脂进行配色以保证色泽的准确性,特别是改性料配色更需注意。
(5)比色判断错误。
在核对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比色判断错误,判断错误主要是经验不足引起的,通常只能由平时不断练习,不断丰富经验来解决,适当地用一些仪器如比色仪等也可有助于正确的判断。
PE蜡-解决pvc产品稳定性不足
由于PVC热稳定性不好,所以必须加入相应的稳定剂,修补PVC链的缺陷,同时及时吸收PVC脱氯产生的HCL。同时由于PVC粘度大、剪切大的加工特点,加入稳定剂的同时必须要加入相应的润滑剂如聚乙烯蜡等。
聚乙烯蜡, 即PE蜡,低分子量的聚乙烯,由乙烯直接聚合而成,由不同的合成工艺、催化体系合成的产品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分子链结构上均有差异,相应产品的性能也会有明显的差别。PE蜡通常为白色粉末,平均分子量一般在1500-5000,熔点在100-120度。它在PVC加工中有着优异的外润滑效果,可以有效改善PVC加工的流动性、产量、分散、表面光亮度和脱模性。目测时光源采用自然光,有条件可以采用标准光源箱,否则在某些灯光下比较观测两个样品的颜色可能会因为“同色异谱”现象而使颜色看起来似乎相同,但在自然光下却有较大的色差。由于其分子量大、熔点高,高温稳定性非常好,在高温和高剪切条件下都显示极强的外润滑效果。

PE蜡---聚乙烯
聚乙烯的很多机械性能都决定于材料的密度和熔融指数。从低密度聚乙烯到高密度聚乙烯,其密度在0.90-0.96g/cm3范围内变化。聚乙烯的熔融指数(熔体流动指数)变化范围很大,可从0.3到25.0以上。聚乙烯的很多重要性能都随着密度和熔融指数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