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砖雕因其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而具有斑斓的艺术生命和审美意蕴。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砖雕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砖雕易于雕造却是一大优点,对材料也不像石雕那样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建筑雕饰里更为常见。通常来说,砖雕的雕造工艺都经过制胚、烧炼、雕刻几道工序。用来烧造雕砖的泥土要比普通砖的细,一般还要经过水洗、沉淀之后再使用,使之提高纯洁度和粘合力。

镇江、南京的民居砖雕是砖作平面化的代表,以镇江广肇公所门楼为例,飞砖墙门藏而不露,几乎与墙体相平。青砖在制作上历来就有一套严格的规程,从选泥、入池、沉淀到踩泥、制坯、晾制、烧制直至封窑、浸水都是倍加小心。门楼浮雕紧贴墙面,角替、挂牙、开光等处仅做浅刻,给人以素洁简雅之感。青***调的门楼与二侧墙体浑然一色,二侧素墙不施粉刷,全凭青砖的细致拼嵌,块块磨砖对缝,显得细致而耐看。这种简化形式、强化工艺制作的倾向与现代设计的审美模式十分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