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的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产生的原因:
(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
(2)底层未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
(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
(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环境温度湿度高;
(8)木材含水率高。
其 解决方法如下:
(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
(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消除后再施工;
(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
(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30μm。
(6)使用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 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工业漆的固化方式主要有三种:
油漆稀释剂成分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1、烃类溶剂
脂肪烃:200号溶剂、煤油;
芳香烃:苯、、二、200号煤焦溶剂等;
2、酯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戊酯等;
3、酮类溶剂:、、环戊酮、异等;
4、醇类溶剂:、乙醇、丁醇等;
5、醇醚类溶剂: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等。




调和漆油漆介绍调色方法
首先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找色配方
然后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
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油漆施工时底漆的搭配技巧
1.利用色彩原理提升漆膜亮度
比如利用色漆漆膜透明的特点,可以通过选择的底漆颜色,将面漆漆膜的色彩调节的更加鲜明,这是因为底漆和面漆两种色彩重叠后,颜色叠加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利用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衬托作用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如用***做底漆,衬托出红色面漆的鲜亮;用***做底漆,衬托出红色的鲜明;用蓝色做底漆,衬托出黑色的黝黑;用水蓝色做底漆,衬托出白色的清透。
在防腐涂装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漆膜的厚度如何保证,有些用户为了油漆用量的节省,选择和面漆相近的底漆,如此一来漆膜厚度无法保证,容易发生漏涂,而且涂装效果不均匀,因此,在选择底漆时,往往选择和面漆相差较多的油漆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