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将网格化和信息化结合提高综治管理工作
应用好平台、管好网格,实现全方面信息化。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优,提升新城、街道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水平。将网格化管理与综治信息化平台衔接融合,通过网格化平台,大力推行街道社区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现职在格中履、事在网上办,让居民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同时,不断拓展网格化管理范畴,积极推动网格进社区、进学校、进***人群,充分发挥网格集约化、扁平化管理的优势,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做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矛盾***在网格中化解,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平安建设在网格中落地。
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可以说是“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满足社会管理日常活动的需求为前提,依托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等地理和业务数据库,构建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开发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融入“智慧城市”的大框架之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愿;利用网格管理的优势,对于网格内的治安管理采取专人管控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预防治安犯***案件的发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所谓“网格化”,简单来说就是“纵向有边,横向有线”,随着城市网格化的发展,推进街镇网格化管理,切实为街镇管理发挥作用,重建完整平台。努力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信息互通、互有侧重、相互支撑的管理体系平台。
一是建立网格架构。
探索构建“街镇总网格-居民区网格-微网格”三级党建网格,即街镇总网格履行“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职能;居民区网格与居民区党总支对应,覆盖社区居民,同时将区域内驻区单位、“两新”***党***纳入网格;微网格的设置与居民区党支部对应,同时鼓励基层街镇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分布较集中区域设立微网格。整合基层***。全方面整合微网格内党员骨干、楼组长、党员志愿者、业委会和驻区单位党员职工等力量进网格。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沟通联系机制”“问题解决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建立街镇网格制度,定期***网格例会,注重用好约请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坚持抓实“管理服务进网格”,全力实现基层党建网格与社区城市管理网格的深度融合,推进党建yin领下的城区管理服务升级。
三是以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完善街镇服务和保障。
通过街镇管理加强街镇社区管理职能,拓宽百姓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增强服务、整合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体现以人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