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平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世间所有烦恼,皆源于心。世事沧桑一杯酒,人生不如意时,不妨看淡些。
三杯清茶,两盏淡酒,有风、有景、有知己,便胜却人间无数。
天地如炉,谁不在其中烧。
尽管各有各的辛苦操劳,难言之隐,需知做人顺势却如倒茶,如饮酒,不妨满上一杯,慰藉平生。
敬你我一杯酒,生活总要继续,前路也总是光明的,且行且共勉。



6、散
散与紧是相对应的关系,只有散画面才会松,松则虚,虚则纳物,纳物则丰富而隽永。
现在的中国画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普及性的“大写意”,胡涂乱抹,自欺欺人;二是做作之风,求大、求满、求全、求实,不是求艺,而是在比工夫,比谁下的力气大,不知也不会顾及中国画的真谛——体“道”。
7、玄虚
什么是道?老子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种惚兮恍兮的神秘,正是中国画愈藏愈深的精神境界。郑板桥“难得糊涂”亦正是画面玄虚的地方。



所谓“亮”者,是指一幅画能给在众人的作品中为突出和醒目,让人一眼见到,就能为它所吸引,所震撼,这就是“亮”了。
所谓“曲”者,就是画里面有股曲折不尽的意思,让人不能一眼看穿,而是感到余音袅袅,回味无穷,这便是“曲”了。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曲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它不仅求之于画面,还求之于画意和画境。这正如宋人郭河阳论画,说山水画的境界,便是可以观,可以游,和可以居了。
一幅画若能如此,无疑便已臻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