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但桩底沉渣较厚或桩端混凝土被隔离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清孔两次,并测定泥浆含砂量,调整泥浆比重。
当防止泥浆上提管道进入管道形成断桩时,应控制上提管道的速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注前,检查管道的密封性,防止管接头密封不良和泄漏形成断桩。
当土层中存在强透水层或泥浆密度和浓度不足以使挡土墙坍塌并导致桩身直径收缩时,应调整合适的泥浆密度。当孔深较浅且泥浆比重较大时,桩上部的混凝土会有局部泥浆滞留。应使用起重机和其他设备增加混凝土浇筑高度。
ⅲ柱短肢墙插筋偏移
原因分析
(1)短肢墙(柱)插筋由于下部钢筋密集而安装插筋偏移。(2)插筋安装后未固定。(3)浇筑混凝土时插筋偏移,无钢筋和复核。
预防措施
(1)根据轴线位置通过密集的插筋锚入用点焊固定或增加箍筋。(2)上部插筋用钢管或木方井字架固定,复核轴线。(3)浇筑混凝土后及时加固和调整。(4)加强现场监督的责任教育。
ⅳ。地梁的轴线偏差
地梁模板安装后未进行复检。
(1)根据纵横轴线用钢尺测量并对角检查房间,做到准确无误。(2)明确中心轴和偏心轴的关系。(3)监理复核轴线必须逐个复核所有轴线,不允许抽查;甲方应对此加强检查和监督。

施工缝的不合理留置
(1)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缝的位置不明确。(2)因施工问题未经设计同意留下施工缝方案。(3)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无法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设置施工缝。
(1)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缝的位置。(2)因施工原因需要施工缝时,其位置应经设计认可。(3)施工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要考虑应急施工缝的设置处理措施,施工期间做好相关交底和准备工作。砌筑工程-砂浆搅拌不计量,砂浆搅拌不准,随意添加外加剂
(1)不按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采用体积比。(2)用于搅拌机械的卧式搅拌机。(3)在水泥砂浆中掺入微起泡剂,没有实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降低砂浆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