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
操作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1)正常情况下,全站停电操作,应先拉开电容器断路器,后拉开各出线断路器;***送电时,顺序相反。2)事故情况下,全站停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3)并联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熔丝熔断后,未查明原因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因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互相绝缘,所以被分离的电荷无法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4)并联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再次合闸时,必须在分闸3分钟后进行。5)装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不准使用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合闸。6)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网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
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
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还可以直接与异步电机的定子绕组并联,构成自激运行的异步发电装置。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
电容器的运行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低温和通风条件
电容器在变电所各种设备中属于可靠性比较薄弱的电器,它比同级电压的其他设备的绝缘较为薄弱,内部元件发热较多,而散热情况又欠佳,内部故障机会较多,制造电力电容器内部材料的可燃物成分又大,所以运行中极易着火。当开关合上时,电容器正极板上的自由电子便被电源所吸引,并推送到负极板上。因此,对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低温和通风条件。电容器发生对地绝缘击穿,电容器的损失角正切值增大,箱壳膨胀及开路等故障,需要在有专用修理电容器设备的工厂中才能进行修理。
电力电容器渗油现象,渗漏油现象主要是由电容器密封不严或不牢固等原因造成的,电容器是全密封的装置,密封不严会导致空气和水分等杂质进入油箱内部,造成绝缘受损,危害极大。电容器在变电所各种设备中属于可靠性比较薄弱的电器,它比同级电压的其他设备的绝缘较为薄弱,内部元件发热较多,而散热情况又欠佳,内部故障机会较多,制造电力电容器内部材料的可燃物成分又大,所以运行中极易着火。所以要坚决杜绝电力电容器的漏油渗油现象。电力电容器熔丝熔断现象:熔丝熔断现象主要发生在单台大容量电力电容器,主要是由于熔丝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发热,造成熔丝熔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