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式油罐原理

油罐在油气储运的加热技术,工作原理:
立式钢油罐的主要类型
1、立式圆筒形拱顶钢油罐。容量一般在一万立方米以下。壁板采用套筒式连接(贴角焊缝)。施工时常用倒装法(从罐顶开始,自上而下逐层安装罐壁,并用风机送风使罐体上升)。
2、立式圆筒形内浮顶钢油罐。兼有拱顶和内浮顶,内浮顶在拱顶油罐内部漂浮在液面上,可上下浮动。它除具有浮顶油罐特点外,还能保证油品的清洁度。
3、球形钢油罐。可承受0.45~3兆帕的工作压力,容量一般为50~2000米3),常用于储存。
4、卧式钢油罐。容量一般在50米3以下。可以储存和易挥发的石油产品。
5、立式圆筒形浮顶钢油罐。设有能上下浮动的双盘式浮顶或单盘式浮顶。双盘式浮顶能减少热辐射影响,因此,油品蒸发损失小。但在容量较大时(大于一万立方米),为了降低造价,一般采用单盘式浮顶。这类油罐应注意选择合理的密封装置要求密封效果好、安装和维修方便。 8、健全立式油罐质量保证体系,坚持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班长、施工员随时抽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壁板采用对焊连接,施工常用正装法。

油罐底板的结构
立式金属油罐的底板虽然受到罐内油品压力和油罐基础支撑力,但所受的合力为零,从这一情况看,底板只起密闭和连接作用,可以很薄。但是,由于底板的外表面与基础接触,受土壤腐蚀严重;立式浮顶金属油罐是近几年来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油罐,根据山东油罐外壳是否封顶分为浮顶油罐和内浮顶山东罐油两种。底板内表面接触油品受沉积水和杂志的腐蚀,再加上底板不易检查维护,所以应有足够的腐蚀余量,且有板厚的限制。
油罐底板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油罐内径小于12.5m时,罐底可不设环形边缘版的底板;油罐内径大于或等于12.5m时,罐底宜设环形边缘板的底板。
油罐底板的设置根据油品质量要求分为锥形和倒锥形两种,一般成品油多采用锥形底板,航空燃料油多采用倒锥形底板,从底板中心引出排污管。

立式油罐防腐涂层质量要求
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部分表示材质,如: S(Steel)表示钢, F(Ferrum)表示铁;罐壁承受液体静压产生的环向拉应力,随离底板高度的增加,液体压力和罐壁所受环向应力减小,壁板厚度可相应减小,按罐容大小,壁板厚度在4?40mm范围内变化。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表示板, 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抗拉强度。如: SS400——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结构钢。
2、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 Heat的缩写,C为商业Commercial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