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碳纤维加固工程验收细节和方法(一)一般规定
现场施工温度不低于15度进行控制,低于15度应使用冬季配方胶,低于零下5度应停止施工,现场无粉尘,且不受日晒、雨淋和化学介质污染。
(二)界面处理
1.粘贴碳纤维布表面观察、触摸,并辅以圆弧样板检测。这里有几个***,混凝土表面有凹凸不平需要进行修补、对有段差、内转角的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面,对构件截面的棱角应打磨成圆弧半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沪宁图表面应保持干净。
2.混凝土表面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检测方法: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
3.对于配有底胶应按说明进行涂刷和养护,不得擅自免去涂刷底胶工序。,检测方法:监督涂刷底胶并检查底胶进场复检报告以施工。
4.底胶应按说明进行配置,搅拌后进行抽样检测初黏度,符合要求在施工,不得添加稀释剂或者溶剂改变其黏度,待底胶指干平整在进行施工,检测方法:现场监督全部检查。
5.若底胶指干,未能及时粘贴碳纤维布,必须等待12小时后在施工,且清理表面灰尘。
(三)主控项目
1.配置好的胶水色泽均匀,无气泡,防止水、油、灰尘进入。
2.按照设计进行裁剪,严禁折叠,如有折叠,应裁取折痕一段。
3.沿着纤维方向有滚筒在已经贴好的碳纤维布表面行多次滚压,使胶液充分浸透碳纤维不,压实、无气泡发生。
4.多层粘贴时,待碳纤维布表面胶液达到指干立即进行下一层施工,若延误一小时,必须等12小时后在施工。
5.后一层施工完毕后,需再碳纤维表面涂刷一层浸渍胶。
(四)施工质量检验
1.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量可以用锤击法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检查,确认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总粘结面积的95%。。
2. 对于单个空鼓面积不应大于10000平方毫米,允许采用***法进行充胶处理,若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平方毫米,应进行割除修补,重新粘贴碳纤维布,粘贴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厘米,若粘结层数超过3层,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厘米。对于非受力方向搭接长度可取为10厘米。3、碳纤维布加固的施工简便、已操作,不需大型施工机构及周转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加固施工工期。
3.碳纤维布胶层的厚度要求1.5毫米,正负误差0.5毫米。
4.粘贴碳纤维布的位置与设计要求的位置中心偏差不应大于10毫米,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5毫米。
粘贴碳纤维布质量检验
1) ***应检查碳纤维布的材料质量和纤维布的粘贴质量, 在施工之前应检查纤维布和配套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 产品质量出场检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的要求, 碳纤维布与混凝土表面的粘贴应用小锤轻轻敲击的检查方法, 总有效粘结面积均应大于 95%。
(2) 碳纤维布空鼓部位的处理: 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 应对空鼓部分进行处理, 经过业主、 总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协商, 采用对空鼓部分用刀片割开的方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去为: 先用刀片对空鼓部位的碳纤维布割开, 割开方向顺应碳纤维布的主纤维方向, 然后用专用的***进行注胶, 直至填满, 然后用手压平。5、粘接***,在达到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前,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产生剥离***。
梁结构加固方法优缺点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通过增加原梁的受力钢筋,同时在外侧新浇筑混凝土以增大梁截面。
优点:是对增大梁的轻度和刚度稳定性是效果明显的和有保障的,同时可以根据受力特点个加固目的灵活设计为单侧、双侧或三面包套,这为一些位置难以施工的梁提供了灵活性的处理方式,规范没有同其他加固方法一样限制只能提高40%的强度,对承载力相差较大的情况特别适用,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正基于这些优点,此方法为我们大部分结构设计同行的选。短切玄武岩纤维在腐蚀性介质中具有较高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饱和的碱性溶液和水泥等碱性介质中还能保持更高的抗碱液腐蚀性能,单丝断裂强度保留率大于75%。
缺点:设计到施工工艺相对其他加固方法较多,现场湿作业大,周期长,造价相对较大,对现场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新、旧混凝土结合、新旧纵筋、箍筋的焊接等节点处理比较繁琐,完成质量跟施工队自身素质影响较大,增加了结构本身的自重和截面大小,也有可能改变了结构本身的刚度分配,造成相邻其他构件的连锁加固。(四)碳纤维加固处理要点在进行结构加固处理前,先对梁板采取有效地卸载和支顶措施,然后按以下施工工序进行加固施工。
梁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技术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原梁进行加固处理
优点: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高,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重量轻、密度只有普通钢材的1/4;碳纤维复合材加固的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坏;上海倍牢得碳纤维布品质好,达到***一级标准,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碳纤维加固的施工方便快捷、省力节时、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维护费用低。
缺点:完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碳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的选取,而现在市场上纤维材料和结构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比较大,这样也就有些自身要求不严格的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材料,而材料是决定此加固方法效果的关键。还有就是本身方法的缺陷,两种不同材料的共同工作问题,规范虽然作了滞后效应的考虑,但实际当中加上施工的误差,材料本身的差异,理论跟现实是有较大出入的,且加固规范要求此法在加固时不能超过原构件承载力的40%,另外现场施工时还要注意防火问题。桥梁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与应用(一)前言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