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衬塑储罐厂家提示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
钢衬塑储罐厂家提示,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基坑开挖工程中,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流砂和管涌。以上都是地下水在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土降低透水性和减少其上的水压力。 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在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部分 粉土)将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为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改警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主要是消除或减弱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特性等。
G***183规定着火固定顶储罐以及距离着火油罐罐壁
GB 50183规定着火固定顶储罐以及距离着火油罐罐壁1.5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油罐应同时冷却;着火浮顶罐应冷却,其相邻油罐可不冷却。国外标准对储罐发生火灾时相邻储罐的冷却比较谨慎,储罐一般不设置水喷淋冷却系统,泡沫系统和消防水系统的应急响应侧重于扑灭着火储罐,仅对暴露于热辐射中的相邻储罐进行水冷却,例如API RP 2021规定应谨慎使用消防水量,如果火焰直接冲击暴露的罐体或者储存和低闪点液体储罐罐壁受热,则应对该罐立即冷却。NFPA 30认为,在储罐发生火灾时,如用水冷却临近储罐,可能会影响着火储罐的灭火。目前,我国的储罐组隔堤设计一般为6个(2排×3个罐,即一排3个罐排成2排,或者3排×2个罐,即一排2个罐排成3排),3个储罐并排时,如果中间储罐发生火灾,则两侧相邻储罐均受热辐射的影响;国外储罐隔堤组设计一般为4个,此外防火堤容量、储罐间距较大,储罐发生火灾时对相邻储罐的影响有限。
储罐之间的安全距离,国外标准比我国标准更为严格细致
对储罐之间的安全距离,国外标准比我国标准更为严格细致。 NFPA 30规定,储存稳定液体的储罐,在罐径不大于45 m时,储罐安全距离为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6;在罐径大于45 m且设置事故蓄液池时,浮顶罐安全距离为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4,固定顶安全距离为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3。GB 50074规定,固定顶储罐安全距离为0.6D,浮顶罐安全距离为0.4D(D为相邻储罐中较大储罐的直径),如果该距离大于20 m,且相邻油罐的冷却水量之和不小于45 L/s,则安全距离可取20 m。以15×104 m3浮顶罐安全距离为例,我国标准为32 m(特殊情况下取20 m),美国标准为40 m,二者差距较大。
新建储罐工程渗漏检测较完善
我国标准对新建储罐工程渗漏检测较完善,例如SY/T 4080规定罐底板使用气密性试漏检查、煤油试漏检查和真空箱法试漏检查,缺点是在储罐清空和通风处理后才能进行。储罐运行过程中的泄漏探测主要依靠人工检尺与测量、罐周围油气浓度检测等。近年来国外储罐渗漏探测技术发展较快,如API Std2610列举的渗漏检测新技术包括声发射、示踪法、体积(包括质量明显变化)监控以及蒸汽传感等。其他新型的渗漏检测方法包括感官/外观探漏法、油膜探漏法、储罐基础层探漏法、地基/罐基础钻孔探漏法、电阻探漏法、地质雷达探漏法、罐基础预埋检测元件探漏法、光导纤维监测法、漏油感应电缆监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