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大板概念、市场风头更盛,《陶瓷大板》标准也呼之欲出(目前已通过立项),但行业内一批大板龙头企业却再次发力,从众多跟风者当中惊险一跳,推出了岩板的概念。7月,作为国内陶瓷薄板、陶瓷大板的者,蒙娜丽莎强势发力,举行以“我们的岩板新石代”为主题的石功夫超石代岩板发布会;其间,***引进意大利大板生产线的***亚洲,也推出“岩板”的概念,与市场上风云而来的陶瓷大板形成区分;就在本周四(10月11日),恒佑岩板也在佛山高调面世,大举进军家具深加工领域。在此之前,西班牙德赛斯曾多年致力于超薄岩板的推广。

如果说建筑材料也可以跨界,那么岩板就是当之无愧。岩板不仅可以满足铺地、上墙的需要,它更以大空间装饰新型材料的姿态,剑指泛家居装饰市场,积极开拓在橱柜、台面、衣柜、门板等多方面的应用,板材终因岩板的出现而被重新定义。
岩板的生产融合了多项较好的工艺技术,烧成温度高达1200℃,高质量的原材料加上***的生产设备,使得岩板具有了防火、耐磨、耐污、耐酸碱、耐腐蚀、易清洁等优越的理化性能,这些优点不仅让岩板还原了家居空间的本色,还满足了不同年龄消费者对高品质定制化的需求。
邱子良认为,虽然阻力重重,但市场趋势不可逆转,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经过行业的创新提升,岩板将在2020年左右迎来真正的兴起时期。
与此同时,岩板生产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设备、原料成本较高,而随着设备、原料的逐步国产化,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工艺的成熟,岩板的生产成本和售价亦将同步降低。
作为行业一款打破应用边界,由装饰材料向应用材料跨界进军的“利器”,岩板发展的关键在于设计、加工与应用。但实际上,岩板的加工在国内一直饱受诟病,由于国内岩板起步较晚,配套的加工体系已明显落后,难以支撑岩板的跨界发展。

不过,就当前而言,岩板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部分已经推出岩板的陶企销售形势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生产成本高企、加工应用体系不成熟,市场尚处培育与引导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岩板的售价每平方米动辄千元以上,用作橱柜面板,市场尚能接受,但用作装饰材料,价格则明显偏高。
在解决岩板应用痛点的过程中,西班牙、意大利企业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逐步趋向成熟。从材料本身来看,欧洲岩板的规格、厚度已经十分丰富,产品的质感及平整度非常突出,如国外有企业岩板的厚度可薄至3mm,能直接当作墙纸使用。
同时,岩板板材化对产品表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如果平整度不高,水波纹明显,在制作成家具后,经灯光或光线反射,容易让使用者产生视觉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