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葡萄酒的2大误区及正确饮法
一杯浓醇的葡萄酒,是优雅、情调和品位的代名词。不管是商务酒桌,还是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喝葡萄酒没有那么简单,每一口都有不少的学问。除了和西方人对葡萄酒的认识不同,国人在喝葡萄酒时,也普遍存在两种饮用误区。从认识误区中指导你如何正确喝葡萄酒。

误解1、葡萄酒越陈越香
葡萄酒的品质不取决于酒龄,而是葡萄园的土质和葡萄生长采收的日照、降雨量及气温。
普通葡萄酒的饮用期是3年左右,陈酿型葡萄酒的饮用期是30年内。
误解2、挂杯才是好葡萄酒
酒从杯壁流回留下酒痕,这种挂杯现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较高,并非好酒的标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酒企参与到果酒产品的开发中来呢?
果酒,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小众酒品,其市场发展潜力近年来不断被看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酒企参与到果酒产品的开发中来呢?
1.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果酒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形势逐渐明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果酒“赛道”。作为酒市场异军突起的存在,果酒随着自身的营养、***、不易醉等特点正在被消费者们逐渐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哪个品牌做得好,那么它一定能成为“吃螃蟹的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低度、健康、时尚的果酒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酒饮新选择。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首届国际果酒发展论坛上,中国果酒产业研究中心发起人邹文武用“三个百”来展现中国果酒产业拥有雄厚的基础实力,即百舸争流、百亿规模、百万版图,又从战略、品类、市场3方面强调区域文化的融合。他指出,果酒正处于市场***的风口,未来10年将达到1000亿产值。

2.发展态势迅猛
从京东公布的大数据来看,京东平台上的果酒销售近5年年复合率超过200%,线上果酒品牌已超过300家,新兴品牌成长迅速。京东零售集团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消费品事业部酒类采销洋酒总监杨雨卓表示,国内已有不少果酒品牌崭露头角。
3.正视发展短板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水果深加工率不到10%,而发达***高达70%—80%,未来水果深加工领域预计将有2万亿规模,果酒依托于水果深加工基础,能很好地解决水果深加工问题。配置型果酒是指采用粮食基酒或是食用酒精加水果后形成带果味的酒。现在,***各类水果的产区已经实现规模种植,比如,山西运城的苹果、渭北高原的苹果、江西赣州的脐橙都达到了很大的规模。这些原料采购成本很低,水果的可深加工的空间很大。
未来果酒行业的发展机会点在哪
果酒市场的成熟度虽然不及白酒、啤酒市场,但其未来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备受业界公认。香槟的高酸度和二氧化碳可以在除渣之前的陈年过程中,为香槟酒液提供保护作用。据统计,我国水果年产量约8000多万吨,用于加工的不到10%,因此,面对我国十分丰富的水果资源和高速成长中的果酒消费市场,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因地制宜地实施果酒品种的多样化发展,未来行业环境必然逐渐走热。

环顾国内果酒市场,国外正在逐步吞噬国内果酒市场,由国外品牌主导国内果酒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欧盟***规定酿造冰酒的葡萄只能在摄氏零下8度,往往是半夜,才能采摘,因此只有德国和奥地利这样的少数***才有可能生产,但天气状况并不是每年都是如意,所以这些***的冰酒并不便宜。而目前国内果酒品牌还积贫积弱,还不足以抗衡历史悠久、资金雄厚的国外品牌。但核心竞争还处在区域与品类竞争,未来随着果酒市场崛起,竞争必然升级。然而果酒行业短期内迎来的增长期是不可能的,这个增速必然是缓慢而有序的。而果酒行业也出现了众多新进入者,和都推出了果酒品牌,而葡萄酒巨头张裕也推出了果酒产品。但果酒品牌要做大,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迎合未来市场需求,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