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标全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艺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纵向钢筋连接方式有绑扎搭接、焊接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等,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部位较小,采用这些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不便于施工。
20世纪60年代,余占疏博士在美国发明了国标全灌浆套筒连接接头,很好地解决了装配式结构中的纵向钢筋连接问题,可有效实现“装配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
国标全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艺:
墙板吊装就位→基层处理→灌浆腔密封→灌浆施工准备→制备接头浆料→检查接头浆料→压入灌浆→灌浆料外溢→停止注浆→塞住橡塞灌浆料→拆除构件上灌浆排浆管封堵→终检→套筒连接试验。
国标全灌浆套筒在施工中的质量检测
1、施工质量外观查看:
(1)查看压接道次是否契合规划规则,不得少压、重压等现象,接头较小的小压痕应契合上述表中的规则。
(2)接头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接头处弯折≤40。
(4)接头两头钢筋上暴露查看标志,但不暴露***标志。
(5)外观查看时在接头中抽取3个试件作抗拉试验,若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低于规划值,则该批接头不合格。
2、抗拉性能查看:
(1)现场查验以同标准、同等级、同材料、同一施工条件下完结的500个接头为一查验批,缺乏500个的也作一批。
(2)对每一批查验件中随机抽取的三个试件进行鉴定,当3个试件的单向拉伸试验成果均契合《JGJ107-96》中的要求,则该批接头合格。
(3)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契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复检,复检时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不合格。
(4)在正式施工前尚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揉捏衔接工艺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正式施工,在施工中不同批次钢筋出场前,也应进行工艺查验。工艺查验,每种标准试件不少于3根。查验成果应契合规范《JGJ107-96》要求。
国标全灌浆套筒的优越性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如搭接、焊接等连接方式,无论从连接质量、效率还是可操作性均不能满足建筑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国标全灌浆套筒技术的不断更新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钢筋连接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当成功的,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和社会潮流。
国标全灌浆套筒优越性: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一种新型的国标全灌浆套筒技术,它的结构原理是将待连接钢筋端部的纵肋和横肋用切削的方法剥掉一部分,然后直接滚轧成普通直螺纹后,用的直螺纹国标全灌浆套筒连接起来,形成钢筋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