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备方法
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该方法在一定浓度的Ca(OH)2的悬浮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通过对Ca(OH)2悬浮液的温度、二氧化碳气体的流量控制碳酸钙晶核的成核速率;碳酸钙作为半补强填料用于胶粘剂中,可以改变胶层性能,降低胶粘剂成本,基本上与基料不起反应。在碳化至形成一定的晶核数后,由晶核形成控制转化为晶体生长控制,此时加入晶形调节剂控制各晶面的生长速率,从而达到形貌可控;继续碳化至终点加入分散剂调节粒子表面电荷得均分散的立方形碳酸钙纳米颗粒;然后将均分散的立方形纳米碳酸钙颗粒进行液相表面包覆处理。所获得的纳米活性碳酸钙粒子在25~100nm之间可控,立方形,比表面大于25m2/g,粒径分布
GSD为1.57,吸油值小于28g/100gCaCO3,且无团聚现象。所获得的产品性能优异,可作为橡胶、塑料以及汽车底漆中的功能填料。1.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
Ca(OH)2的悬浮液,通入含有CO2的气体,碳化至碳化率达5~40%,加入晶型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8.0~9.0,加入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6~7.5,生成纳米级的立方形碳酸钙;所说的晶型调节剂为磷酸盐、***盐、醋酸盐、柠檬酸盐、单糖或多糖中的一种及其混合物,其加入量为浆料重量的0.05~3.0%;所说的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为磷酸盐、***盐、氯化物、三yi醇胺、十二wan基本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的加入量为CaCO3重量的0.1~4.0%;活性(active)表示经过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在某些性能上有独特的活力。(2)将脂肪酸或水溶性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成水溶液包覆剂;所说的脂肪酸为
C12~C18的脂肪酸;(3)将纳米碳酸钙浆料加热至45~95℃,然后加入包覆剂,包覆剂的加入量以碳酸钙的重量计为0.5~3.5%,包覆处理时间为0.5~3.5小时间,将浆料过滤,干燥,即获得纳米活性碳酸钙。
碳酸钙的钙含量
因***胃酸环境,不溶性的碳酸钙、柠檬酸钙与可溶性的醋酸钙、乳酸钙、葡萄酸钙的吸收率几乎没有差异。正常人应尽量选择含钙量高的碳酸钙(40%)。***胃液近于中性,不宜服用碳酸钙,建议选用不被胃酸分解即能被吸收的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2 ~3 岁后胃酸浓度逐渐,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碳酸钙。活性碳酸钙的特点(1)外观:白色粉末、没***、无味、无刺激、不燃、不爆、折光率低、易于着色,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欢迎来电咨询。
碳酸钙在胶黏剂中的应用
碳酸钙作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各行业中用途甚广,它不仅可以用于建筑、造纸等行业中,还可以作为胶黏剂使用。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碳酸钙在胶黏剂中的具体应用。
碳酸钙作为半补强填料用于胶粘剂中,可以改变胶层性能,降低胶粘剂成本,基本上与基料不起反应。在胶粘剂中加入一定量的该产品能增加其粘接强度、硬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降低固化收缩率和线膨胀系数。(5)吸油值低、白度高,延伸度高,而且其特有的超极强金属剥离性和显著的润滑效果还能提高制品表面的光亮度,磨损和抗冲击强度。如常用的玻璃胶,不使用补强填料粘结力变很差,加入碳酸钙,可以提高粘接接头的强度,增加表面硬度,增加粘度和热导率,增加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改善胶粘剂的耐介质性能,降低成本。
向胶黏剂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钙,可以使胶黏剂具有结晶完整、粒径小、粒度分布范围窄、比较面积大、活性高等特点,使其具有更强的应用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