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刺绣汉服傲雪***,“梅景共良辰”
说起古风韵味,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都有一种独特的好感吧!现在流行的汉服很热,大街上看到小姐姐小哥哥们穿着传统汉服,也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首先自然要来看这个刺绣汉服的造型,以黑色为主的色系,点缀白色花朵印花,与背景搭配显得非常有意境。汉服下面利用了红色拼接,还加入了传统的祥云图案,特别经典古韵。内衬是一件非常时尚的黑色羽毛裙,大气的拖尾轻盈灵动又时尚。而上衣则是***露肩,秀出香肩锁骨,真的是极其的美。

汉服总得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不过丝锦这套汉服,却融合了多种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与传统经典元素结合,既具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个性,穿起来落落大方非常养眼。利落的发型戴个流苏发簪,真是美得格外有味道。一个侧颜很好的展示精致线条,美得惊艳。
在漫天飞舞的雪地里,佳人独自扶伞而坐,一把古风油纸伞还带着流苏装饰,正好和发簪呼应,把女性那种灵动柔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了。秀香肩秀玉足,真是让人忍不住产生怜惜爱慕之情。这个意境,真是非常有水墨画的感觉了。
红色一直都是受大家喜欢的传统喜庆色,一袭缎面材质的红色印花汉服,真的非常适合大气的古典美。古风屏风下,加入传统梅花元素,席地而坐的美人,俨然宛如新娘子一般,人比花娇。
一款大气的刺绣大衣,个性复古的花色与精致刺绣元素结合,这样一款拖地大长袍穿起来真是气场十足。其实服装造型应该是非常时尚的,只是与传统复古刺绣元素结合起来,就显得非常个性了。再有一枝红梅点缀,在雪天山间这样充满水墨画画风的意境里,简直有种让人穿越的效果。
尤其是这个大雪纷飞的画面,人物和背景都有点模糊,红梅也有点虚化,不过那种浓浓的意境美真是扑面而来的感觉。就像中国传统水墨画一样,它不讲究形似,而是可以以寥寥数笔就能展现出整个事务的特质来,神似就足够了。

来看看大中华的汉服有多美:
汉服之美,如醇酒寂寞,一梦千年。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汉服是多少女孩一个美丽的梦。“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汉服,也必将回归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许,这就是一个民族传统服饰的魅力所在。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着汉家衣裳,兴礼仪之邦。汉服,一直被视为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一。它锦衣华裳,在朝代的更替中翩翩起舞。它飘逸灵动,衣袂翻飞,长风玉立间,才是女神姿态。“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海外,人们盛赞韩服雍容华贵,赞叹和服美丽端庄,殊不知韩服和和服都是来源于汉服,汉服才是具魅力的服饰。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汉服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天地的智慧,传承杰出的工艺和美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现在的汉服,经过设计师改良之后,融入些许现代时尚元素,古今结合,文化传承,一件汉服,穿越千年的美和时尚。
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这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汉服文化|你所不知道的坦领
坦领:
又称U领,汉服半臂中的一种,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出的一种短外衣。由于胡文化在当时的唐代各层间的广泛流行,使得唐代女性穿小袖衣成为一种风尚。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特点:
坦领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袒胸装不仅在宫内或歌舞伎中流行,而且日渐影响到民间,有诗为证:"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上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这是周濆《逢邻女》诗对袒胸邻家女子美妙形象描绘。才女赵鸾鸾之《酥乳》谓:"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汉服在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发展
到了唐代,民族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着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复。还有在髻鬓上插金钗、犀牛梳篦的,女子面部化妆成鹅黄、花钿、妆靥等。唐代女服主要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宋朝时期因为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再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宋代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袍为主,官员除祭祀朝会以外都穿袍衫,并以不同的颜色的区分等级。宋代女子的发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为贵,簪插花朵已成风习。
元朝时期长衣统称为袍,其样式南北方差异不大,但材料贵贱精粗,却差距悬殊。汉族男性发式变化不多,但北方的汉族女性发式较前简化。明朝时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过去流传下来的,朱元璋又亲自制定了两种,颁行***,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统帽和四方平定巾 。元明时期,汉族服饰变化不大。
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州的统治,实行“剃发易服”,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