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动该标准成为***标准的过程中,日本几大车企和充电桩运营公司抱团出海,积极在欧美游说,取得先机。直流桩:直接为动力电池充电,功率大、充电快、成本高,俗称“快充”。当前***电动汽车销量靠前的日产聆风、三菱i-MiEV和韩国起亚SOUL EV均采用插得摩标准。据插得摩官1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支持插得摩直流快充的充电桩在***达到9197个,其中日本5484个,欧洲2364个,美国1306个,其他地区55个,欧洲市场增长非常明显。
即使使用60kw的直流桩,动力电池充电时长仍高达1.5-10个小时,很难满足应急性充电需求,导致电动汽车使用便利性远不及燃油车。交流充电桩制造安装成本仅800-1200元/桩(不含线路改造、扩容),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挂壁于墙面,便携式可直接随车携带。巨头动态:特斯拉、国网尝试换电均以失败告终。2013年特斯拉曾引入90秒换电技术,仅一年半后特斯拉就因成本高昂和消费者偏好放弃换电转为建超级充电站。2010年国网尝试换电模式,***后以失败告终并且转为建充电桩。


尽管大功率充电技术被广泛看好,且国网、1特斯拉均已大规模投建直流桩,但是我们依然看好交流慢充桩,主要原因是:1)多数电动汽车用于短距离市内通勤,耗电量小,交流桩足以满足。国外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有综合服务模式和***服务模式之分。2)交流桩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交流桩投建成本和运营维护难度远低于直流桩。不过交流桩充电时间长,因此需要与车主日常生活、工作和***场景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