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冻样类芽孢***的生物特性形态特征
胶冻样类芽孢***的生物特性 形态特征 胶冻样类芽孢***是一种被有肥厚荚膜的长***,在不同的琼脂培养基上形态有所不同。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有其独特菌落形态特征:菌落隆起,呈现玻璃半球状,表面湿润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边缘平坦,胶质粘稠有弹性,挑起可拉成丝。 胶冻样类芽孢***为粗长杆状,末端为圆形,大小1~1.2*4~7微米,不运动,革兰氏染色不定,菌体中常有1~2个大脂肪颗粒。2*4~7微米,不运动,革兰氏染色不定,菌体中常有1~2个大脂肪颗粒。在一定的培养基中菌体外包有椭圆形肥大荚膜,大小为5~7*7-10微米,比菌体大10~20倍甚至50倍;培养后期在长杆形菌体中形成粗大的长椭圆型芽胞,大小为1.5~1.8~3~3.5微米,芽孢多中生或近端生,胞囊膨大后不呈梭形。芽孢壁厚,能为碱性复红染成紫红色,芽孢内为红色。在选择性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像半粒玻璃珠,菌落光滑,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胶质粘稠有弹性。胶冻样类芽孢***适生长温度为35~37度,适生长ph值为7.5~8.0.
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1
在显微镜下,该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1.4μm×4~7μm,革兰氏染色不定,常见为阴性染色,也有染色呈阳性。
菌体外具大粘液状荚膜,大小为5~7μm×7~10μm。荚膜的产生、大小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密切相关,当营养丰富时该菌不形成荚膜或荚膜较小;而当营养缺乏,或者培养基中缺少氮、磷元素的时候,该菌极易形成肥厚的荚膜。
胶冻样类芽孢***于培养后期在菌体中多形成芽孢。芽孢中生或近端生,大小约为1.5~1.8μm×3~3.5μm,呈椭圆形。芽孢对外界环境变化(水分及温度)的抵抗力比较强,一般菌体在60℃下能存活10min,芽孢在100℃下能存活20min。
水产养殖中,微生态环境对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饵的分解、转化、水质因子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它的正常与否决定水质的好坏,进而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芽孢***由于其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存活率高等优点,对于它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芽孢***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机理
芽孢***类净水微生物的使用,使养殖者在不中断养殖过程的情况下, 清除长时间残留于养殖水域底部废物,尤其是老虾池底部积累的大量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气体 ( 氨 ,等),使之先分解为小分子 ( 多肽、脂肪酸等)。胶冻样类芽孢***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等特点,能够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后分解为更小分子有机物 ( 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环烃等), 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盐等, 有效降低了水中的 COD、BOD, 使水体中的氨氮 (NH4 -N) 与氮(NO2--N)、硫化物浓度降低 , 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

早春肥水难的原因 早春气候对于培水来说,早春肥水难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水温低:藻类的生长都有一个适温度,养殖水体中常见藻类的适温度一般在20℃~30 ℃范围附近,当水温低于20 ℃时,藻类的体内的酶活水平降低、新陈代谢减慢,藻类难以快速长起来。 藻种不足:由于水温偏低,地表水源、地下水均缺乏足量的藻种;同时进水后,水体因消毒过度藻种被完全杀灭,或消毒后余氯残留,藻类生长受到***,终导致肥水难、速度慢。近年来,关于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肥料迅速崛起,这将使我国肥料行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水体和底质基础营养不足:池塘经过一到半个月的暴晒,底质有机质被大量矿化,肥力下降。同时底部的活菌也因缺水、暴晒大量,进水后底质肥力无法快速释放到水体,导致水体偏瘦,肥力不足,有限的营养难以促进藻类生长,肥水效果差。